南北朝战争观:底层大兵打生打死 皇族高门称兄道弟

军迷圈官微
文|冷兵器研究所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战争最激烈的时代,也是阶层壁垒最分明的时代,在无数底层士兵浴血拼杀的同时,南北朝的皇族们、高门之间却有着超越战争的阶层“认同”。淝水之战刚过,谢玄就对前秦宗室伸出了橄榄枝,希望可以统战北方的前秦残余势力。苻坚的侄子青州刺史苻朗第一个投靠了谢玄,谢玄保护了他的财产,并把他介绍到东晋顶级的社交圈中。

苻氏家族汉学功底深厚,没发迹前就能和邺城的汉人高门谈笑风生,苻朗也在建业城内和王谢子弟(他看得上琅琊王家,瞧不起太原王家)往来不断,并以斗富闻名整个东晋。苻坚的太子苻宝也投奔东晋,当过东晋的辅国将军,是桓玄的铁杆部下。真正打破这种惯例的人是刘裕,寒门屌丝出身的刘裕就是踩着不少东晋世家尸体上位,对这种高门之间的客套不以为然。他灭亡南燕后就大肆屠戮慕容家反复无常的小白脸,打下长安后更是杀死了投降的平原公姚璞。刘宋和北魏之间也是不服就干,两国皇族之间没有一点客套。

建立北魏的拓跋家在孝文帝改制后,不光改了姓氏,还认为同样文采风流的南方同行是自己人。南齐灭亡后,萧宝卷的小弟萧宝夤(yin)就一路逃荒跑到洛阳,在洛阳立刻娶了孝文帝的女儿南阳公主,成了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大舅哥(或者小舅子,南阳公主生卒年不详)。同样得到这份待遇的还有身世扑朔迷离的萧综,他娶了北魏孝庄帝的姐姐寿阳长公主。

北边的皇室大方,南边的梁武帝也不想落后,丢了兰陵萧家的脸面。梁武帝在儿子萧综跑路前就收留了北魏宗室成员元略,元略的老爹就是在钟离之战中和韦睿、曹景宗死磕的中山王元英。为了接受北魏宗室元法僧送上的彭城,梁武帝这才命令陈庆之保护萧综北上。胡太后和尔朱荣执政期间,北魏宗室大量难逃,梁武帝来者不拒,还收容了元树、元景仲、元景隆、元颢(这位就是被陈庆之送到洛阳称帝的那个)、元悦(孝文帝最小的儿子)、元延明、元彧、元庆和等。

梁武帝不但给这些人高官厚禄,还往来自由,如果这些人想念家乡,他还贴心地欢送。元略、元彧就先后在自认为洛阳局势稳定后离开了建业,事实证明这是自寻死路。这些北魏宗室成员身边还带着不少部曲,被梁武帝看成是最佳风投对象(除了元颢外,他没有再给这些人投资精兵强将)。

在南梁的北魏宗室们看着北方的远亲不断被尔朱家族、高欢、宇文泰这些奸雄玩弄于股掌之间,也有了心理阴影,开始把南朝当成是第二家乡。

在侯景之乱里北魏宗室“元氏之人”成了侯景拉拢的主要对象,元罗、元景龙(这些人并没有主动参与作乱)等人都因在梁朝地位高、人脉广被侯景拉拢。在侯景之乱中梁武帝的后人还和北魏宗室互相扶持,梁武帝的孙子萧乂理就把元贞当成了托孤对象。

亲不亲阶级分,在南北朝的乱世中底层的士兵成了任由高门大户牺牲的棋子,而高门大户和皇族之间却成了同一个俱乐部的好朋友。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