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战斗民族就要付代价 明朝竟为了蒙古人头这么没下限

军迷圈
文|冷兵器研究所
首级制度是冷兵器时代军功最直接的体现,历代王朝也都是看“人头”下菜碟,给不同的人头开出了不同的价码。一般说来越能打的民族人头越值钱,在明朝蒙古人最能打,因此人头也越值钱。

明朝愿意用高官厚禄换蒙古人出力,也愿意出高价鼓励将士们砍蒙古人的脑袋,在整个明朝蒙古人的脑袋都是最值钱的。《大明会典》里直接规定人头蒙古北虏最值钱,然后是辽东女真人,其次是西藩和南蛮,最不值钱的才是内地的反贼。
成化十四年(1478年)明朝政府专门给蒙古人头开出了新价码,规定只要砍下一个蒙古人的脑袋士兵就可以升一级,砍下三个蒙古人的人头升三级。如果是两个人砍下一个蒙古人头,那就两人一起升一级。不想升官的士兵,明朝也有现金赏赐。如果是和内地的反贼交战,升一级则需要砍下30个人头。

这是小兵和蒙古人玩命时的人头算法,军官按照管辖的人马计算人头价值。明军管理500人的把总,如果在战斗中砍下五个蒙古人的脑袋就可以升官一级。只要砍头数字是5的倍数(超出也行),都可以升官。一场战斗以官升三级为限,超出的部分可以累计,也可以换成奖励。管理1000人的将领,一次砍下10个人头也可以升一级,30个就是三级。关于蒙古人的人头,明朝政府有特别规定,那就是妇女儿童的都算。明朝政府规定拿下四个蒙古幼童、妇女的人头等于一名蒙古壮汉首级。

▲影视剧中的汪直
这项规定出台后,汪直汪公公都为之疯狂。汪公公除了管理西厂,还是御马监的老大,对边军有监督权,也是第一个统领禁卫军的公公。汪公公不缺银子和权力,他缺的是成就感。汪公公更是好胜心强的少年,就象网瘾少年一样迷上了真人战争游戏。汪公公和高手组队打野的成果很好,他和王越一起出兵时甚至干掉了蒙古传奇皇后满都海。满都海是达延汗的妻子和祖母,也是带领鞑靼骑兵击败宿敌瓦剌人的女强人,她的人头估计比上千个蒙古汉子的首级都值钱。汪直和王越在1480年派兵夜袭了达延汗的大帐,杀死敌人上百,唯独没有得到满都海的首级。

汪公公因此自我感觉良好,也经常独自领兵扫荡蒙古人的后方,拿蒙古的妇女儿童开刀换成就。按照规定,汪公公的做法并不错。汪直单独刷副本的结果就是搞砸了,弄出了大败仗。他像网瘾少年激怒家长一样惹恼了成化皇帝,在二十多岁的“高龄”被贬出京。
正德皇帝对蒙古人头的价值进行了分割,4人、6人组队拿下的人头也可以平分50两的赏银。正德还规定两人干掉一个蒙古小孩,也算功劳。因为全民皆兵的蒙古人实在非常难打,而且蒙古人有抢走尸体的习惯,所以这个规定残忍,但符合战场实际。明朝中后期往往一场战斗有数十个蒙古首级就是大胜,有上百个就是重大胜利。正德皇帝在战场上亲手得到一个蒙古首级,作为新兵来说这已经是不错的成就。
蒙古人头值钱,明军中蒙古人砍起自己同胞来也格外下得了手。甚至蒙古人中的强大部落还和边军做起了卖人头的买卖,他们砍杀敌人和弱小部落后就把人头卖给明军。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