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将军战斗中自断右臂,余生用左手向国旗敬礼!

军迷圈
文|军武酷
军人向来都是一份危险的职业,随时都要做好为国家奉献生命的准备,而在战斗任务中负伤,更是一种常态。军礼,更是一个军人向祖国表达感情的最鲜明标志。在很多时候,往往一个军礼,更胜千言万语。在中国,就有着这样一个将军,他叫丁晓兵,曾在对越战争中身负重伤,自断右臂,余生只用左手向国旗敬礼,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男儿断去的是手臂,但不断的却是不惧牺牲的军魂!

丁晓兵出生于1965年9月,1983年10月入伍,那一年,正好18岁。入伍不久后,他被就派往了战场,在云南的老山和阴山区域与越南军队进行“两山轮战”。丁晓兵担任昆明军区第二侦察大队侦察四连捕俘手。两山轮战从198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89年结束。198410月30日,丁晓兵在执行一次抓捕任务中,负责押送俘虏。但在押送的过程中,遭到越军的袭击,一枚敌军手雷落到他的身边。危险一触即发,丁晓兵顾不得其他,连忙抓起手雷就往外扔,但手雷才出手就爆炸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让丁晓兵意识模糊,等他再清醒过来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绝不能让俘虏逃脱。他根本没来得及检查自己的伤势,就朝俘虏扑了过去。由于用力过猛,手臂直接插入了泥里。这时,丁晓兵才发现,自己整个右臂肘关节都没了,亲眼看着自己的手臂骨头露在外面,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泥土。

由于在野外,缺乏军医,只能做一个简易的止血包扎,先止住流血,然后返回。但在返回途中,山高密林,丁晓兵的断臂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行动。为了赶上大部队,丁晓兵拔出匕首,亲自割断了自己的右臂。3公里的距离,却一路挣扎着跑了4个小时,与前来接应的队友汇合。可这时,丁晓兵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力气,直接倒在了地上。

当队友将他送到野战医院时,丁晓兵已经没有呼吸,多次使用心脏起搏器,也没有任何反应。然后,丁晓兵被判定为烈士。于是,战友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开始为丁晓兵擦洗身体,可突然,在帮丁晓兵擦脸的时候,他发出了微弱的鼻息!这时,野战医疗队的一位老军医,凭借着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切开丁晓兵小腿静脉,强行输入2600毫升血浆。又经过三天两夜的抢救,丁晓兵从鬼门关前活了过来!真是上天眷顾人民的战士啊!无疑,丁晓兵是幸运的。可残酷的战争中,又有几人能够有丁晓兵这般的幸运呢?


丁晓兵虽然活了下来,但却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右臂。这次行动,也让丁晓兵荣立一等功,并获得第101枚“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质奖章。以他的战功,完全可以申请退役,到政府部门或者其他非战斗部门去谋一个好职位,安稳度过余生。但丁晓兵选择继续留在部队一线,去了江苏无锡一个连队当了一名基层指导员。丁晓兵对自己要求严格,虽然只有一只手,但在职业生涯中,始终是一丝不苟。

由于战斗受伤,很多战友都向他投去同情和敬仰的目光。但他的独立自尊心,让他奋勇向前,不愿意接受不平常的目光。丁晓兵将自己当成一个普通战士,严格从头训练自己。左手打背包,左手写字,左手射击,左手投弹等等。在练习左手射击时,他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因为枪支后坐力大,他必须用左臂死死压住枪托,才能保证射击的精准度。为了提高左臂的力量,他常常压着枪托,连续练习好几个小时。终于,凭借着坚强的意志,他在当年年底的8项军事训练课目考核中,获得7项优秀,一项良好。对此,丁晓兵说:“人可以有残缺之躯,但不可有残缺之志。”


2015年1月,丁晓兵晋升少将军衔。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有将如此,国何不强焉?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