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活着的黄继光:夺命十秒,新战士勇炸暗堡夺取竹林山

大国之翼

关注

文|大国之翼

朝鲜战场上,黄继光烈士以血肉之躯堵住敌堡火力口,使得后续部队能够夺取高地,将美国鬼子赶下海。但是,斯人已逝,只能留给我们后人无限地追思缅怀。我们常常想,如果黄继光没有死,也许他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不容假设,但是历史存在巧合。在黄继光烈士牺牲后27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上,出现了一个与他做了类似决定的后辈战士。苍天保佑,这位对越作战的英勇战士活了下来,成为了“活着的黄继光”。

(注:杨朝芬,广东徐闻人,1978年3月入伍)

他叫杨朝芬,当时是广西军区边防1团21连战士。

那是1979年2月17日,中国权威党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名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的文章,向世界宣布中国对越南屡屡挑衅的最终抉择。

(注:1979年2月17日的《人民日报》头版,用巨大的篇幅谴责越南,表明了中国对越南的态度)

就在当天,解放军从云南、广西两线同时出动部队,56万解放军在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越南军队发起猛攻。仅有11个月兵龄的杨朝芬随着广西军区边防1团参加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那是杨朝芬第一次接触真正的战争,横飞的血肉、致命的弹雨、轰鸣的炮火,让这个天真老实的农村娃子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刚才还同你说说笑笑甚至背靠背作战的战友有可能被一片细小的弹片削去半个脑袋,不知何时会飞来一发炮弹把自己炸上天。过了今天不想明天,这才是战争时士兵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而战,在战场上这已经不仅关乎信仰,更加关乎胜败生死。

(注:疯狂的越南兵不断挑衅中国尊严)

虽然仅有不到一年的兵龄,但是杨朝芬已经在边防战线上见过了太多的越南兵杀我边民,侵我国土;听过了太多的越南人背信弃义,用中国援助的物资打中国人的例子;听过了太多越南海军侵我岛礁,小丑跳梁的闹剧。

为什么而战?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让中国边民不再无辜受戮,为了让战火不再燃烧在中国国境内,为了让凶残的越南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这就是杨朝芬这些中国军人的回答。

战争是残酷的,更是磨练人的。只要经历过哪怕一场战斗并且活下来,青涩的新兵就会迅速蜕变成无惧生死的勇士。杨朝芬就成为了这样的勇士。

第一天的战争尽显残酷,虽然解放军早有准备、作战勇敢,但是还是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解放军东线(广西)部队攻占了越军1、2、3号高地,2月17日9时许,指挥部下令一鼓作气攻下4号高地。

(注:解放军英勇作战,迅速击溃越军)

杨朝芬所在的21连虽然斗志很高,但在激战中损失较大,因此一开始并没有参加主攻。不过4号高地的坚硬程度让解放军始料未及,从上午9时许一直打到下午17时30分左右,部队伤亡较大,普遍较为疲惫。因此主攻4号高地的任务就交到了稍经休整的21连头上。

4号高地竹林山,顾名思义,山上竹林遍布,而且地形陡峭、怪石嶙峋,一人高的乱草荆棘和吸血的蚊虫都是攻山部队的拦路虎。再加上越军修筑的30多个暗堡和连绵成片的壕沟工事,进攻难度远远超过了前3个高地。

(注:极不起眼的暗堡,隐藏着罪恶的杀机)

面对困难,解放军没有退缩,21连迅速组织突击排,誓在天黑以前拿下4号高地,拔掉反攻越南的钉子。杨朝芬就是突击排爆破组的第二爆破手,这个新兵在一场场战斗中已经成长为一名勇敢可靠的战士了。

下午6时整,解放军炮兵用急促射击形成火力覆盖,掩护突击排的爆破手们接近越军暗堡。杨朝芬随着突击排匍匐前进,在炮火掩护停止前成功绕到敌军火力较弱的高地南侧。

解放军停止炮击后,缓过神来的越军发现了中国军人,开始向突击排疯狂扫射。由于敌军火力实在太猛,突击排的爆破手们被打散了,许多同志不幸被打死或者受了重伤。

这时突在最前面的就剩下杨朝芬和第一爆破手刘树生。他们两人密切合作,由杨朝芬吸引敌火力,刘树生乘机成功炸毁了越军一个暗堡。趁着敌军火力弱下来的间隙,待在稍后面的杨朝芬看清了,在坑道南侧的一个暗堡是整个越军高地暗堡火力体系的“七寸”,只要拔了这个暗堡,敌军暗堡就失去了相互支援的纽带。

来不及等刘树生帮忙的杨朝芬一跃而起,向着暗堡冲去。暗堡里的越军发现了他,赶紧用重机枪泼洒弹雨,希望阻止这个巨大威胁。杨朝芬猛地滚进一人高的乱草中,原本阻碍部队进攻的茅草这时反倒成了绝佳的保护,任越军疯狂扫射,看不到目标也是枉然。

(注:59式和68式爆破筒对比示意图,当时解放军大量使用了68式爆破筒)

借着茅草的掩护,杨朝芬迅速接近了暗堡,在十几米出投出一枚手榴弹,正好落在射击口附近。呲呲冒烟的手榴弹让越军慌了手脚,就趁着越军忙着躲避弹片、手榴弹硝烟未尽的功夫,杨朝芬“啊”的一声怒吼,一跃而起,掠过十几米距离,一把将爆破筒插进射击口,拉燃引信。谁知,缓过神来的越军士兵竟一把将爆破筒推了出来!从拉燃引信到爆炸只有不到10秒,这是决定自己生死和攻山胜败的一场搏斗!

看着即将引爆的爆破筒,杨朝芬牙关紧咬,又一把将它塞了进去。正待转身,就看见越军又一次将爆破筒推了出来。这简直成了俄罗斯转盘了!为了夺取这座高地,把越南鬼子赶回老家,杨朝芬狠了狠心,没有立即塞回去,而是赌命一般冒险等了两三秒,才用尽全身力气将爆破筒塞进射击口,然后就地来了个“懒驴打滚”。刚翻了个身,杨朝芬就听见“轰”的一声震天轰鸣,然后就感觉什么也听不见,脑袋里就剩下一片空白和“嗡嗡”蜂鸣了。

好半晌,杨朝芬才看见漫山遍野的解放军战士从山下攻了上来,艰难的转头看看,那个“七寸”暗堡已经被炸塌了,只剩下一堆废墟。这时,攻山战士已经来到身边,杨朝芬甩了甩头,拒绝了战友的担架,忍着头痛又一次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去。

拿下4号高地,杨朝芬居功甚伟,党和国家也给了这位大无畏的勇士至高的荣誉。2月18日,杨朝芬火线入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4月获得广西军区授予的一等功。9月17日,中央军委正式授予杨朝芬 “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称号。

英雄无畏,实至名归。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