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美军在这里登陆朝鲜半岛,如今美韩军演演习登陆
文|军武酷
据韩国军方3月24日发布消息称:
代号为“关键决心”(KR)的韩美联合军演当天落下帷幕,世界各国的参演兵力将先后离韩归队。
“关键决心”是联合指挥所演习,今年的军演于3月13日正式启动,韩美两国在此次演习中运用“作战计划5015”。
所谓《作战计划5015》,将作战重点放在摧毁朝鲜的核武器、导弹和生化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上。按该计划,如果半岛出现紧急情况,韩美将对朝鲜进行先发制人攻击。

代号为“鹞鹰”(FE)的韩美联合军演仍在进行中,该演习将持续至4月底,演练科目包括使用电脑进行的兵棋推演以及海军陆战队的联合登陆训练。
两军还将就针对朝鲜的军事行动、定点清除朝方核设施以及导弹设施的行动等开展训练。

其中,韩美两军年度“双龙”登陆演习最为抢眼,韩美两军参演人数逐年增加,演习场面也堪比好莱坞大片。


这一幕,不禁让人想到60多年前的朝鲜半岛,美军主导的联合国军也是在朝鲜半岛强行实施登陆作战。这一战,导致整个朝鲜战争发生逆转。
是的,这就是仁川登陆。

朝鲜人民军此前的作战优势顷刻化为乌有,中国不得不派遣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从而也失去了统一台湾的良机。
1953年,朝鲜半岛战争双方停战,美军保留在韩驻军,由此开启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朝韩对峙局面。严格意义上说,朝鲜半岛现在仍处于战争状态,因为朝韩只是停战,并没有签署和平协议。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朝鲜“拥核自保”和美韩“重兵压境”各自的心态了。
一、朝鲜打响第一枪
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中国和美国均不知情,唯一了解情况的是苏联。
事实上,从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韩在“38线”附近共发生2000多起纠纷。这种武装冲突不断升级,终于于1950年6月25日大规模的冲突在“38线”上爆发了。

那么,这条38线是从何而来的呢?朝鲜和韩国作为同一个民族,为什么在38线两侧严重对峙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同意将日本殖民地—朝鲜半岛在“适当的时候”应实现独立。
在1945年2月4日~2月11日期间,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签定秘密协议,会议决定应该由美国、苏联、中国(国民党政府)和英国实行国际托管。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即38线,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提议,并得到了苏联的认可。由此演变后来朝鲜半岛分裂南北阵营的导火线。
由此可见,朝鲜半岛问题根源是美苏争霸,这是由当时的国际大局势决定的。

此时,无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朝鲜民众,都掀起了民族主义运动,主张成立全半岛统一的朝鲜人自己的政权。美苏两国出于冷战需要也同时放胆对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反对派进行了清理。正是由于美苏两国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也就无法就朝鲜半岛如何组织统一选举达成协议。
但是,民族主义浪潮不可抵挡,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48年10月,苏联把38线以北的行政权移交朝鲜人民,到12月苏军全部撤离。半年以后,美军也宣布从南部撤军,但留下了文官和“军事顾问团”。朝鲜半岛国土和民族分裂,38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
1950年6月25日晨,战争全面爆发。朝鲜声称,“南朝鲜李承晚军队越过38线向北进攻,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动突然袭击,这次战争是美帝国主义蓄意发动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来说,是抗美卫国战争”。

但在苏联解体后,随着前苏联档案的公开,当年的历史得以还原:1950年6月25日凌晨4时,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后,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下令军队越过38线,发动了对韩国的突然进攻。
在中国家门口发生的战争,中国竟然毫不知情,这也造成了极大的战略被动。韩国是美国遏制苏联在东北亚地区扩张的桥头堡,这个要点美国必须守住。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命令在日本的麦克阿瑟支援韩国。

但是战争伊始,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依靠当时先进的苏式飞机、坦克、重型火炮及其它武器装备的,由久经沙场的解放军四野三个朝鲜族整编师,以及经受过苏德战争战火考验的朝鲜裔苏军为骨干所组建的朝鲜人民军,依照苏军顾问所制定的缜密作战计划,越过38军事分界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排山倒海般的将韩国军队及美第八集团军,赶到了朝鲜半岛最南段的釜山。
美韩军队已经没有退路,再往后就是茫茫大海了。
二、麦克阿瑟的一场豪赌
仁川登陆,是麦克阿瑟几十载从军生涯中的巅峰之作,是麦克阿瑟力排众议,顽固坚持之下的一场豪赌。在历史上意义重大,不亚于二战时期1944年6月6日的盟军诺曼底登陆。

仁川登陆的计划,是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爆发后4天的1950年6月29日视察韩国战场后提出的,麦克阿瑟认为朝鲜人民军将会把韩国国军从汉城击退,他认为就算有美国的增援,憔悴、缺乏机动力及装备低劣的韩国军队也不能阻止朝鲜军队的进攻。
他相信只有在敌人后方实施决定性的军事行动才能令局势改善,因此他希望在仁川附近实施登陆以切断朝鲜军队之补给线及令它失去战斗力,从而赢得战争胜利。

麦克阿瑟决定使用远东指挥部的联合战略及行动组策划行动,最初之计划是令其他将领十分怀疑成功之可能性,因为仁川之自然环境及十分强大的防御工事,进入仁川有两个航道,飞鱼峡及东航道,它们会很容易被水雷封锁,航道的水流十分快及危险—3至8节,最后锚地十分细小及港口被很高的海堤包围,指挥官阿里·G·卡柏写道:“我们列出了每个自然和地理障碍名单-在仁川什么项目都榜上有名。”
仁川登陆计划宣布以后,手下的将领们都以为麦克阿瑟得了老年痴呆症。美国海军认为仁川有世界上最大落差的潮汐,落差达几十英尺,而形成的宽达24公里的淤泥。这哪里是登陆作战?简直和送死无疑。美军中的权威人士甚至估算,仁川登陆的成功概率只有五千分之一。

这些问题,加上朝鲜军队的进攻,迫使麦克阿瑟取消于1950年7月在仁川登陆的代号为蓝心行动的最初计划。但这只是暂时的滞后,麦克阿瑟并没有放弃,他的战争意志异常坚决,似乎非要在仁川登陆不可。此后,麦克阿瑟在9月提出了已修改的在仁川的进攻计划: 100-B计划,代号铁铬行动。
麦克阿瑟手底的军官们依然花了很多时间讨论是否可选择其它登陆地点例如群山,而麦克阿瑟用了45分钟解释选择仁川的原因:因为仁川已被严密防守,敌人不会估计到进攻在这里出现,而在仁川的胜利亦可避免因入侵在更北面的地点而出现严酷的冬季作战,联合国军可在仁川的行动中切断朝鲜的补给路线,同时仁川被选中因为它接近汉城,利于战略呼应。

为了完成这次庞大的两栖登陆行动,麦克阿瑟要求动用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军,这支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已证明了其实施联合两栖作战之能力。
但是,美国总统杜鲁门及美国国防部长路易·强森二战后实施了系列裁军行动,强森希望将海军陆战队远征军人数从最高峰时的300000人缩减至27000人,很多海军登陆艇及两栖战舰已经被出售、作为废物被拆毁或转移至美国陆军专用。当仓促地重新装备二次大战时期登陆艇的、从釜山周边阵地撤出的及重新征召的海军陆战队集合在一起后,海军指挥官终于有了取胜的信心。
三、不可不读史
如果麦克阿瑟手底的军官研读过历史,就会惊奇地发现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屡次东亚重大战争中,作战方至少进行过三次仁川登陆,且次次都是100%的登陆成功。
1894年6月8日,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陆军在朝鲜仁川登陆,登陆后一举打败了清军陆军。日本混成旅团全部在仁川登陆,兵力多达8000人!而此时驻扎在牙山的清兵,不过日军兵力的四分之一,清朝也还是轻敌了。

1904年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战,日俄战争爆发。日本陆军也是在朝鲜仁川登陆,对旅顺口要塞的俄军实施了包围。
最终日本陆军在大量杀伤要塞守备俄军的有生力量之后,迫使旅顺口包括整个太平洋舰队在内俄国陆军、海军全体投降,为取得日俄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战末期,苏军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苏军170万大军在攻入中国东北的同时,也攻入了朝鲜半岛。8月15日,日本投降。苏军于8月26日往南跨过了38线,即进入了美苏事先议定好了的美军占领区。
而此时的美军还在忙于占领日本本土之中,于是乎急傻了眼,在投降了的原日本海军人员的协助下,美军于9月8日赶忙在仁川登陆进入汉城,完成了对南朝鲜的占领。此后越过38线以南的苏军退回到38线以北。

由此可见:
美军已经于5年前在仁川成功登陆过一次了,对仁川的地形应该也是有所了解的。而当时美海军将领在麦克阿瑟提出登陆计划后的一系列反对意见,也许只是烟幕弹,只是为了麻痹苏联和朝鲜而已。
如果金日成及其背后的斯大林能从历史中擦亮双眼,能听取当时毛泽东关于防备美军仁川登陆的警告,他们也不会在作战行动中惨败,历史或将重新书写。

然而,历史没有假设,一切都似乎有其必然性。
金日成最终就步了当年防守诺曼底的德军隆美尔元帅的后尘,将防守兵力分散放在了其它美军貌似要登陆的地点。而在仁川仅摆放了区区1000人的一个守备旅,以及为数不多的火炮。在强大的联合国军登陆攻势下(依旧有众多原日本海军协助,可见朝鲜半岛始终有日本阴魂不散的影子),朝鲜人民军的这点防守力量瞬间灰飞烟灭。以致金日成枉费心机发动的,旨在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毁于一旦。
四、最错综复杂的一次登陆
麦克阿瑟曾在回忆录中写道:以前我曾进行过多次登陆战,但这次是我所尝试过的两栖作战中最错综复杂的一次。我们将不得不冒着月尾岛的炮火,沿着两公里长的致命的泥岸边缘前进。

最为糟糕的是,能够实施登陆计划的机会少的难以置信。在未来半年内,只有两次潮汐处于合适的高度能让登陆艇靠近,一次在9月15日凌晨,一次在10月11日傍晚。这两个时间都不够理想。在麦克阿瑟坚持下,登陆日确定为9月15日。
登陆作战实施前,美军进行了必要的情报搜集。在仁川的主要进攻开始前7天,一个联合中央情报组织–军事情报侦察行动,代号楚蒂·积臣,派出一组游击队到仁川,该队人员由海军中尉尤金·克拉克率领在港口入口的永兴一个岛屿登陆,在这里他们将情报发回给美军。

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游击队搜集了关于潮汐、淤泥滩、海堤及敌人防御工事之情报,最重要的贡献是重开在班尼岛的灯塔。
此外,美军还进行了充分的战场准备。数艘联合国军的巡洋舰及驱逐舰炮轰月尾岛及扫除在起飞鱼峡航道上的水雷,加拿大海军巡洋舰卡育加号、阿帕切号及苏族号炮轰海岸,快速航空母舰部队实行战斗掩护、封锁及对地攻击之任务;第9驱逐舰中队在美军曼斯菲尔德号率领下,冒着敌人炮火下驶入东航道及进入仁川港,该攻击显示出一场登陆行动即将展开。
此时的麦克阿瑟,在“麦金莱山”号战舰上坐镇。

在他身边是他特意邀请来的记者们,麦克阿瑟在向他们发出的请柬上写道:请参观一次小小的战斗。记者们来到破浪前进的战舰上,不失时机地向麦克阿瑟问到了“中国是否干涉”的问题,麦克阿瑟的回答是:“那样的话,我们的空军就会使鸭绿江史无前例地血流成河!”
1950年9月15日凌晨2时,仁川登陆作战的命令终于下达了。随着一团火光和一声巨响,登陆的火力准备迅猛开始了,其空前猛烈的规模让记者们目瞪口呆。4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在距离岸边很近的地方,在不足45分钟的时间内,就把2845发炮弹倾泻在月尾岛上,舰炮的火力之烈,令空中的海军飞行员无法看清地面的任何目标。

结果“整个岛好像从头到尾被犁了一遍”,“月尾岛上所有的生物荡然无存”。与此同时空军开始向整个仁川倾泻炸弹,其数量“恰恰等于诺曼底登陆前倾泻在奥马哈海滩上的炮弹数量”。

6时30分,美国第10军的先头部队在月尾岛北部的绿滩登岸,登陆部队包括第5陆战团第3营及第1坦克营的9辆M26潘兴战车,其中一辆装有火焰喷射器 (火焰喷射坦克) 及另外两辆装有推土机片,登陆部队使用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及制造的坦克登陆舰进行登陆,全岛在日出前被占领,联合国军只有14人死伤,朝鲜军的伤亡包括超过200人阵亡及136人被俘,主要是来自第918炮兵团及第226独立海军陆战队团。

在绿滩之登陆部队一直等待至下午7时50分潮涨,令其他部队可以登陆,在这段时间内,大规模的炮轰及轰炸沿着布满反坦克地雷的滩头阵地进行,以阻止朝鲜军之反攻,第二登陆波在红滩及蓝滩进行。

朝鲜军没有预计联合国军进攻仁川,在绿滩的战事前,朝鲜军预计 (可能由于美国的反情报网误导的情报) 主要的进攻方向将指向群山,结果只派出少量部队开往仁川,而且他们来得太迟,他们在联合国军到达红滩和蓝滩后才到达,而已经在仁川的守军亦被克拉克的游击队削弱和凝固汽油弹的轰炸亦被坏了主要的弹药库,总共有261艘船涌入港内。

整个战役,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马克阿瑟率领近7万名以美军为主的海陆空联合国军,其中美军海军陆战队登陆人员1.8万人,成功实施了仁川登陆,将釜山作战的朝鲜人民军后勤补给线拦腰切断,并将其包围在了朝鲜半岛南部,弹尽粮绝的大部朝鲜人民军被围歼或被俘,仅有少部突围撤退到了38线以北。

整个仁川登陆,美军伤亡203人,北朝鲜人民军伤亡或被俘1594人。

而此时的朝鲜军队已溃不成军,武器装备被抛弃下来,坦克、大炮、迫击炮已经轻武器都被乱糟糟的扔在公路和小道上,大批敌军投降或被俘。在一个月之内,朝鲜人民军俘虏总数上升到13万人之多。到9月28日,美军攻下汉城。

联合国军则乘胜追击,越过38线,将剩余的朝鲜人民军大部赶过了鸭绿江,进入到中国东北休整,才免遭了全军覆没的灭顶之灾。
当朝鲜人民军溃败时,金日成开始向斯大林施加压力,请求苏联拯救他的军队和国家,虽然苏联人一开始就告诉过金日成,他们不会派遣作战部队,但斯大林或许曾告诉过金日成,中国可能会出兵。
1950年9月21日,也就是仁川登陆一周后,斯大林在朝鲜的私人代表扎哈罗夫将军督促金日成向中国求援。虽然朝鲜领导人担心这会形成对中国的依赖,但随着战场的坏消息一个个传来,金日成开始清楚的意识到,他别无选择了。

10月1日,斯大林在给金日成的回信中指出,眼下唯一的希望就是说服中国参战。当夜,金日成找到中国大使,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他还询问,中国政府能否允许他在东北建立一个流亡政府。9月下旬,苏联同意为中国提供空中掩护。
此时的中国正在忙于恢复国内的建设,蒋介石已经败退台湾。解放军600多万军队正在进行大裁员,中国的计划是将军队减少为300万。很多士兵回家务农或者进入工厂劳动,军官们大多数转业到了地方。中国对突如其来的战争没有一点准备,朝鲜战败的速度也是让中国措手不及。

联合国军到达了鸭绿江边,韩国军队开始炮击中国边境地区,此时的美军还在大老远的地方。中国认为联合国军有入侵中国东北的可能,而东北是中国唯一的重工业基地,这一点中国必须保住。
鉴于这样的情况,中国紧急征召已经复员的官兵再次入伍。100多万人重新穿上军装,这次他们的对手不是国军,而是世界三大强国的军队。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与朝鲜人民军一道,经过五大战役,终将战线稳住在38线,而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板门店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交战双方于12小时内停火。

对于抗美援朝战争来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始于鸭绿江,终战38线,应该说是取得了胜利。可对于整个朝鲜战争来说,始于38线,终于38线,是个平局。
从此,38线不仅是一条军事分界线,也是朝韩双方关于战争的一个心理底线,那是不能触碰的伤疤。

3月17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抵达韩国访问,在京畿道乌山空军基地下机,转乘UH-60“黑鹰”直升机直奔非军事区(DMZ),也就是38线。此时,美国航母编队正在韩国东海岸大搞美韩军演。

3月19日,朝鲜官方媒体称,朝鲜试验了一款新型大功率火箭发动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赞扬这次成功试验是该国火箭工业的一次“新生”。

金正恩庆祝背功臣(功臣的表情亮丽)
3月22日,朝鲜当天从江原道元山地区发射了一枚导弹,但试射以失败告终。另据美军掌握,朝鲜随时可进行第6次核试验。
朝鲜半岛,就这样又一次剑拔弩张了。
在此背景下,今年的美韩登陆演习,会不会是另一种预演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军武酷 ”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