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明朝人民的械斗神器 详解明朝宝剑的形制

iPhone 6 Plus

关注

文|背刀打拳的两百斤的猫

(本文中的明剑文物图片来自网络搜索,以“盛世收藏”网的网友藏品为主,未打招呼、搜来既用,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作为一个在明朝生活的吃瓜群众,生活中总免不了发生一些磕磕绊绊:当你耕田回家发现隔壁老王正在给你戴绿帽时、当你在江南丝织作坊里做机工,结果年底作坊主黄鹤却欠你薪带着小姨子跑路时,你!怎!么!办!

告官?嗯,这事儿得碰运气,毕竟你不能保证青天大老爷一定廉政高效。。。 。。。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拔出你那把又粗又硬又直又重的大宝剑,向老王和黄鹤的头上砍去!

没错我说的是砍。对,明朝的剑就是用来的。

先说说大部分人常规印象中的中国“宝剑”吧,形象多源自公园里晨练大爷手中的玩意儿。需要解释的是,这种元宝护手、轻薄、剑尖明显收窄、撩刺为主的剑,是清朝样式,主要被文人墨客用来把玩装逼。

而明朝民间剑的典型特征则是:圆头、剑身宽窄变化不大、阔刃而厚重;装具以铁质为主、使用与刀相同的盘状护手(镡)、剑首为硕大的葫芦形。这类剑的主人基本都是有防身需求的平民百姓、以及地主贵族家的私人武装护卫,在国内有大量出土,被收藏圈人士戏称为“农民剑”。

“农民剑”其实很早以前就在影视作品中出现过。当年胡金铨、徐克联手打造的电影《笑傲江湖》、及续篇《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华山派所用的剑便是完全符合明朝民间剑特征,老电影人态度之细腻严谨可见一斑。

朴实简洁、重心靠前的特征,显然是实战中以劈砍为主的思路所导致的。同样,明朝官剑尽管装具上要更加华丽、且样式丰富,但剑条本身并没有脱离圆头、阔身、厚重、以劈砍为主的特征。

那么为什么明剑要以劈砍为主呢?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是单手腰刀的替代品。众所周知,明代以雁翎刀、雁翅刀、仿倭式腰刀为主的三种腰刀,是部队主要装备的近身格斗兵器。当时战场长距离的战阵击刺由长枪来担当(长枪才是最主要战阵兵器),而进入长枪以内的近身肉搏范围时,军队则偏重于用腰刀做劈砍格斗(还有少量总长度1米6左右的仿倭式长刀,用于北方对抗蒙古骑兵、以及御林军装逼)。在这种战斗思维的影响下,加上当时中国社会已经没有了东周两汉时那种浓郁的击剑氛围,所以百姓贴身械斗以简单易学的劈砍为主就毫不奇怪了。尽管《大明律》中并没有禁止民间私造和私藏刀,但绝对禁止军械刀买卖,因而将管制相对宽松的剑做宽做厚、尽量贴近腰刀的战斗功能,就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处理方式了。

与刀样式相同的盘状护手也是同理,相对传统剑格,这种结构可以更好的保护持刀的手不被伤害;而葫芦形的硕大剑首,在具备平衡配重作用的同时、贴身搏斗还可以做柄头砸击直接把对方脑壳开瓢儿;护手和剑首都是铁质为主,纯粹出于战斗实用考量,可以说“农民剑”完全就是大明朝的人民械斗神器,妥妥的为战而生。

并且不要觉得这种武器看似技术含量低、拿起来猛抡狂剁就可以。越是看似简单粗暴的动作,越是易学难精。这种重心点置前的重剑非常适合以沉稳的进击来抢占中线,“磕开”对方武器给自己创造劈砍机会。如果是身体素质卓越、刀剑手感出众的高手使用,完全可以类似《神雕侠侣》里玄铁剑那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方式击溃看似招式华丽复杂的对手(金庸先生虽然不练武,但他对玄铁剑法的设定与现代搏击特别是站立技术的精髓是完全不谋而合的)

此外明剑普遍不会很长,大多集中在70~90厘米,单手使用为主。应该也是考虑了日常携带和易用的问题。毕竟太长容易引起官府注意、也不利于在室内等复杂环境里挥舞,失去了贴身保命的意义。

最后一点,“农民剑”尽管朴素,但做工其实并不马虎。毕竟都是私人定制为主,所以它们往往经过精细的锻造,普遍采用了当时风行的夹钢法(在钢的上下两面夹熟铁)、嵌钢法(熟铁身,刃部嵌一条钢)。其中更不乏使用了旋焊(不同的钢铁混合锻造,可以得到极具艺术价值的花纹、更富韧性的刀身)、马齿嵌钢(一种高难度的嵌钢技术,可以得到美丽的马齿形刃面纹)等复杂锻造技术者。和同时期的日本刀比不遑多让,不是随便哪个村口的赵铁匠就能捯饬出来的。

今回这篇,其实是受围脖网友的启发。之前我在讲述意大利菲欧雷剑术那篇中(补课传送门 第43回 优雅的战场之花-意大利剑圣菲欧雷及其剑术奥义曾顺带提及明剑的形制特点,围脖网友有人问起相关话题。后来我想,不如专门写一篇来讲讲好了,于是便有了此文。

除了这回的明剑,大猫我还写过两篇介绍中国古代兵器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第30回 “唐诗”里的“唐刀”、 第33回 汉帝国兵器工艺及特色兵器简述。以后有机会,我会继续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兵器逐一做个介绍。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