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自掘坟墓?战机试射航炮竟被自己弹雨击落

文|草蜢一号

“战机如果在超音速飞行时开火,子弹会不会打到自己?”很多人在小时候最初知道超音速战斗机时,可能都问过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历史上还有实例,主角就是图中这种涂有鲨鱼嘴醒目涂装的战机——格鲁曼F-11(另称F11-F1,为方便统称F-11)“虎”。本图集就此解读。

先来了解下F-11,该型机历史源于1952年,当时格鲁曼公司计划在F9F-6“美洲狮”基础上改进并研发一种新型舰载超音速战机。其首架原型机于1954年7月首飞,并于1956年投入服役,是美海军第二种舰载超音速战机(第一种是F4D),最初编号F11F,后据1962年美三军战机编号规定,改称F-11,绰号“虎”,沿用了格鲁曼猫科动物命名传统。 大图为20世纪50年代进行试飞的F-11F(改进后)原型机,小图为1954年7月首飞的XF9F-9。

F-11全机长14.3米,翼展9.6米,机高4米,最大起飞重量10.7吨,最大平飞速度1.1马赫,航程2050千米,两翼下共有4个挂点,可挂载4枚AIM-9空空导弹或火箭巢。图为F-11剖面结构图。

F-11的固定武器为4门柯尔特20毫米Mk12航炮,最大射速每分1000发,左右两侧各布置2门,每门备弹125发。从这张机头特写图可见,F-11航炮的位置十分奇葩,安装在进气道下部边缘(红圈所示),这多少为后来的事故埋下了隐患。

F-11“虎”舰载战机三视图。

F-11舰载战机四机梯队飞行资料图。

“勇猛”号航母上的F-11机群彩照。

图为更换了J-57大推力涡喷发动机的138647号F-11F-1F“超级虎“,1957年5月2日,格鲁曼公司试飞员约翰·诺利斯驾驶该机达到了2.04马赫的最大平飞速度记录和2.4万米的最大飞行高度记录 。

悲催的是,享有2马赫超音速飞行“首秀”成就的F-11,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架被自身发射的航炮炮弹击落的战机。1956年9月21日, 格鲁曼公司试飞员埃特里奇驾驶一架F-11进行空中航炮测试,在浅角度俯冲状态下在4秒内打了两个长点射。图为倒霉的138620号F-11F,在进气道附近可见航炮射击后的痕迹。

如图所示,在完成点射后,飞行员继续驾机压低角度继续俯冲,不料20毫米航炮炮弹初速高(每秒457米,比战机快),但存速性能有限,逐渐在空气中减速,并且弹道下垂,此时战机仍以超音速俯冲,结果悲剧发生,这架F-11刚好撞上下落的弹雨,座舱盖、机身和发动机先后中弹。不幸中的万幸,飞行员最后成功驾机在纽约州的森林里迫降,幸免于难。此后,美海空军规定,飞行员在超音速状态下开炮后,必须驾机转弯,以避开自己发射的炮弹。

由于J65涡喷发动机可靠性有限,而且同时期,综合性能更先进的F-8“十字军战士”战机投入服役,F-11只生产了200架,并在服役短短几年后(1961年)就全面退役。值得欣慰的是,美海军“蓝天使”飞行表演队对F-11评价较高,多次使用该型机进行飞行表演,为当时美国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于1969年才用新机型将其替换,算是为F-11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F-11大机群编队飞行。

美海军“蓝天使”表演队F-11编队飞越自由女神像。

图为VF-21舰载战机中队的F-11机群,均采用醒目的鲨鱼嘴涂装。

“蓝天使”表演队F-11密集编队飞行。

图为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部署在“勇猛”号(CVA-11)航母上的F-11,隶属于VF-33舰载战机中队,上方整齐停放着一排A-4攻击机。

“蓝天使”表演队F-11表演“镜像”机动。

长谷川模型推出的F-11模型封绘。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