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肯尼迪遇刺案为何会成谜?探寻阴谋论起点

文|慕容史家

时间回到1963年11月22日,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城市达拉斯,这一天的达拉斯市气氛格外隆重,处处装饰着气球和彩带,一大早大街两边站满了手持国旗与鲜花的民众,大家怀着激动地心情在等待着一个特殊的时刻,总统和第一夫人将会经过这里与大家见面。

中午12点30分左右,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在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和德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陪同下乘坐敞篷汽车经过市中心的迪利广场,总统和夫人向大家挥手致意,气氛迅速达到高潮,所到之处拥挤着欢迎的人群,沿途两旁的楼房也都打开了窗户,呼喊着支持肯尼迪的口号。

这个时候,谁也没想到意外来的如此让人猝不及防,就在肯尼迪微笑着向民众们挥手的时候,广场上突然响起一声沉闷的枪响,紧接着着肯尼迪便用手捂住了脖子,痛苦地仰在座位上,鲜血顺着他的指缝溢出,粘满了外衣。夫人杰奎琳赶忙跪在总统身边想帮总统止血,但是就着这时候,第二枪响起,一枚子弹从背后射过来击中总统的后脑勺,这是致命的一枪,直接掀开了肯尼迪的部分脑盖骨,脑浆和鲜血一并迸出,总统当场死亡。

现场回放

大街上早已经炸开了锅,特工和警察迅速上前将汽车护住,并试图对总统进行抢救,另一方面,大批特勤人员开始抓捕枪手,乱作一团的大街上充斥着恐慌的尖叫声,时间定格在这一刻,1963年11月22日12:30分。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几分钟后便在帕克兰纪念医院被宣布死亡。

总统遇刺这可是国家的头号大事,一时间,美国人民抛开了一切,全面关注着这件大案的调查进展。美国政府迅速组织专项调查组进行调查,同时动用了包括中情局在内的一系列机关参与,并对达拉斯市进行临时管制,全面排查所有有关人员。

但是,如此声势浩大的调查却最终草草收场,民众呼吁政府公开总统遇刺案的调查结果却只得到政府以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已经死亡为借口敷衍了事,继任的总统林登约翰逊似乎也有意避开这一话题,让整个事件蒙上迷雾。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在任期间反对种族歧视,提倡平等民权并颁布多条政令对经济进行改革,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在社会保障方面肯尼迪政府也赋予了民众在医疗和住房方面的诸多福利。在对外政策上,肯尼迪下令执行了在古巴的“猪湾登陆”,和苏联在古巴进行了紧张而强硬的对峙,在古巴导弹危机中以强硬逼迫苏联撤回导弹,在越南方面,扩大了“特种战争”的规模,强行推进武力干涉越南的政策。

可以说,这位年轻有为的总统应该是很得民心的,究竟是谁想要用刺杀这种极端方式来解决这位国家最高决策者呢?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肯尼迪家族

几十年来,围绕着肯尼迪遇刺案的各种阴谋论说法层出不穷,加上政府的刻意隐瞒,让这件大案始终盘踞在美国人的心中。肯尼迪遇刺不久,警方便抓获了当天的行凶的枪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并由中情局对其展开审讯。但是这个重大的线索人物却在从警局押往监狱途中被一名酒馆老板杰克·鲁比当众枪杀,理由是为总统报仇,这条几乎是唯一的线索就这样断裂,而鲁比也在入狱两年后患病死去。

谁也不相信政府的最终调查结果,即奥斯瓦尔德刺杀总统是个人行为。

《时代周刊》上刊登的有关肯尼迪遇刺的消息

此后三年中,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甚至包括几名目击者,而有证据证明,负责调查肯尼迪遇刺案的相关政府官员也因各种问题要么被罢免要么被起诉,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阻碍着整个案件的调查进展,连当时肯尼迪的验尸官都莫名其妙的宣称验尸报告遗失,而作为第一个完成官方调查的权威机构联邦调查局也先后销毁了不少达拉斯警方的调查报告,似乎刻意隐瞒了许多重要线索。

肯尼迪遭受的致命一枪是从背后射过来的,但是奥斯瓦尔德是从一座七层大楼的第六层临街窗口开的枪,这个角度根本不具备让子弹击中总统后脑勺的条件。当时出具的报告宣称奥斯瓦尔德承认开了三枪,一枪击中了总统的脖子,一枪射中了总统的头部,一枪击中了达拉斯市长康纳利,但是当时官方调查委员会的结论却是有四颗子弹被射出,致命的一枪并非奥斯瓦尔德所为。

也就是说,当天的枪手不止一人!

总统葬礼

至于还有谁,这就不是我们能了解到的了,反正几十年来无数人主动参与进这场已经被美国政府扔在一旁的案件中进行各种论证调查,唯一达成的共识就是,美国政府隐瞒了真相。

也许你认为这个案件或许真的只是凶手的个人行为,所谓的阴谋论都是无聊的人炮制出来的话题,但是肯尼迪被刺杀后,其家族遭遇的一系列变故却让阴谋论开始愈发显露。

肯尼迪遇刺后,一个魔咒就降临到了肯尼迪家族,这个家族是美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在民主党拥有着无可争议的至高地位,约翰肯尼迪在任期间,他的两位弟弟也是政坛的明星,尤其是担任司法部长的罗伯特肯尼迪,在哥哥遇刺后,他为了完成哥哥未竟的事业,宣布竞选第37任总统,凭借着出众的能力和家族背景,他的支持率遥遥领先于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但是就在他有希望入主白宫的关键时期,1968年6月6日,罗伯特在洛杉矶的酒店被刺杀,而这个时候,他已经赢得最主要的6个州中的5个州的胜利,当选总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然而,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候,一颗子弹结束了肯尼迪家族再度踏进白宫的机会。

罗伯特肯尼迪

而肯尼迪家族最后的希望,即肯尼迪总统的小弟,爱德华肯尼迪,他本来也是承载着两位哥哥的希望有志冲击总统宝座,但是却因1969年7月的一场带离奇车祸造成女伴死亡而葬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民众曾经大力支持的肯尼迪三号就这样黯然宣布不参选总统,安心当了几十年参议员。

至1993年,确定与肯尼迪遇刺案相关的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事件中自杀或被谋杀,几乎是将整个案件的线索一网打尽,时间的流逝让很多人开始遗忘这件事,但是这场暗杀却彰显了西方政治体系中最阴暗的一面,连总统被刺杀都可以被某种力量给掩饰过去,这在一个倡导民主自由的国度,是一种怎样的讽刺。

依旧活跃在政坛的肯尼迪家族,美国驻日大使卡罗琳·肯尼迪

肯尼迪的死背后牵涉的秘密至今尚未揭开,或许这注定会是一个永远的秘密,因为背后涉及的利益团体可能才是美国政府真正的控制者,而总统只是他们利益的代表人,当总统试图打破这种桎梏,那就是挑战他们生命的终点,这就是真正的权力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永远不会站在前台。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