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1945年日本拒绝投降,整个日本会变成焦土

文|历史大爆炸

虽然二战结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争议。日本天皇究竟是不是被军国主义利用,他于1945年投降后免于被审判是否合适,这些我们还在讨论,但却很难定论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天皇在当时依旧握有相当大的实权,尤其是在国家层面决策的选择上。1945年8月13日,日本高层就接下来如何选择召开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日本陆相阿南惟几仍然在昭和天皇面前大肆鼓吹本土防御的“决号计划”的可靠性。他声称防御的中坚力量是全体国民,盟军就算登陆成功,也会在日本的每一寸土地上付出代价。

据当时日军大本营统计,截至1945年8月14日,可投入于本土决战的日本陆军兵力仍有235万,即53个完整编制的步兵师团和25个步兵旅。另外,日军的装甲部队规模也相当可观,包括2个装甲师团和7个坦克旅。除此之外,大本营还利用日本国民的好战情绪,组建了人数近3000万的民兵等准军事组织。

虽然数据统计足够唬人,但裕仁也不是傻子。他明白这些所谓的军队其实都是伤兵、青年兵组成的,而那些准军事组织,不过是被仓促训练过的老人、妇女和儿童,装备为木棍和竹竿等“冷兵器”。另外,虽然阿南惟几等主战派仍然信心满满地讨论如何赢下战争,但谁都知道这场战争毫无胜算,他们原本希望通过以平民和盟军士兵的惨重伤亡为筹码,换取盟军被迫停战的协议。因此,在为期两天的御前会议结束后,昭和天皇最终还是宣布要无条件投降。

其实,在日本就该抵抗还是该投降而争论得热火朝天时,盟军这边也没闲着。盟军联合司令部制定了一套被命名为“没落行动”的作战计划。该计划包括“奥林匹克”计划和“小王冠”计划两部分。前者计划于1945年10月实施,目标是占领九州岛1/3左右的日本领土,从而与之前占领的冲绳岛相互呼应,构成向日本本土进攻的主要基地。“奥林匹克”行动预计投入约43.1万人,包括36艘航母、11艘重型战列舰、387艘驱逐舰和近400艘登陆舰在内的庞大登陆部队。另外,美军第五、第七舰队将担任支援任务。

而“小王冠”计划则预定于1946年5月1日实施,计划投入80万人直接参与登陆行动。美军第1、第8集团军分别从房总半岛和相模湾两个方向同时展开登陆,并最终在东京会师。这一规模就已经超越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这还不算完,盟军计划将从欧洲、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多地集结军队,源源不断运送至登陆区。

不过,美军的战略企图被日本高层准确地提前判断,即便如此,由于日本可以用于战斗的军队实在有限,加上还不得不分散布防,同时抵抗北边来自苏联的威胁,因此,日军放弃了之前一直坚持的“歼敌与海滩”的防御策略,集中兵力据守地势险要的地方,企图复制冲绳岛战役中一度使美军寸步难行的战例。另外,日军高层仍没有忘记他们的看家法宝——自杀式冲锋。日军集结了数千名敢死队飞行员,发誓要给盟军沉重的打击。

当然,美国人之前也领教了日本人全民族的变态和无耻。麦克阿瑟决定在登陆行动进行前,先出动盟军所有战机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目标是消灭日军的岸防力量,摧毁日军军事基地。更有强硬派提出为了瓦解日本民众的抵抗力,使用某些非常规武器,如在10月在整个日本投下11万吨毒气弹,让布满全岛的芥子气、光气等有毒气体使日本人丧失战斗力,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盟军士兵伤亡。

难以置信的是,根据国际公约,从一战后各国交战就应禁止再使用生化武器,而盟军高层竟批准了有关建议,并纳入登陆计划的考虑范围,在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神户、横滨、川崎、广岛、横须贺等25个主要大城市使用毒气弹。据说这一计划在提出并被批准的过程中,盟军上下竟“没有道义上的反对意见”。该(使用毒气)计划的编号被定为“JCS825”,美军对此毫不回避,也丝毫不顾及日本向国际红十字会发起的针对美国该计划的控诉。

另外,为了迷惑日军,盟军联合司令部还制定了“彩蜡笔计划”,目的是让日军相信盟军高层为减少伤亡,拒绝采取登陆作战的计划,以围岛轰炸的方式取而代之。为了以假乱真,盟军还特别制定了夺取位于中国黄海、东海和台湾岛的日军基地的详细作战计划。尽管如此,经过评估,美国高层还是认为最终盟军将付出数百万士兵的代价,消灭包括多达1000万日本平民在内的反抗力量。总之,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支持下,强硬派的罗斯福总统决定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将整个日本变成废墟,也要彻底粉碎日本军国主义企图停战的野心。

据说,“没落行动”原本可以比计划中的1945年10月更早地落实,因为美国海军和陆军就“尼米兹和麦克阿瑟谁更应该有最高指挥权”而争执不下。最后在美国海军做出让步、盟军也积极调动军队准备实施作战时,昭和天皇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以避免更多伤亡甚至是民族毁灭的悲剧出现。不过,“没落计划”也并非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其中对日本进行精确的军事占领的行动计划,对战后盟军对日本驻军计划的制定,再到美军最后独占日本,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参考作用。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