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国最先进侦察机坠中国 险沦为博物馆垃圾

文|空军世界

在新中国国土防空作战过程中,我军曾多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火蜂”无人侦察机等美国先进飞机。这些珍贵的战机残骸大多数被安排在博物馆中展出。

但罕为人知的一种美国当时最先进的侦察机,也曾经落入中国手中,可是它用高新技术打造的机身一度被抛入垃圾堆中。

直到近年,北京小汤山中国航空博物馆才正式展出了这一神秘的美国侦察机残骸。这就是美国D-21高速无人侦察机。

D-21,是美国在A-12/SR-71“黑鸟”三倍音速侦察机技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它长期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冷战后才逐步对外公开。

下图是中国航空博物馆内D-21无人机残骸的介绍文字。

D-21高空高速无人机,使用了当时美国最先进的冲压发动机技术,最高速度3560千米/小时,也就是三倍音速。升限高达29000米。它几乎与黑鸟的飞行能力近似,但因为没有飞行员,不需要担心在被拦截时出现人员伤亡。

D-21并不能自行起飞,必须由“黑鸟”背负起飞,然后在接近三倍音速的状态下放飞。只有这样的高速度,才能够满足该机冲压发动机点火的要求。

在它研制装备时,包括美国战斗机、导弹在内的各种防空武器,都难以击落该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D-21的高空高速性能,使得战斗机、防空导弹无法对其进行追击;即使使用迎头拦截战术,因为交汇时间非常短,且D-21规避时可在很短时间内偏离原航线数十公里之远,很难构成有效的射击条件。

二,D-21有着来自于黑鸟的隐身设计,加上无人驾驶的特点,雷达特征很小。这令它难以被发现。同时这进一步压缩了对方从发现到拦截可用的时间,加大了拦截难度。

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D-21无人机残骸

D-21无人机远远比“黑鸟”更加神秘。D-21不仅各种详细信息处于绝密状态,还只实施过四次实战任务,因此难以从实际飞行数据上推断它的细节。据记载这四次任务全部针对中国罗布泊核试验场,可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该机四次任务全部失败,前三次成功的拍摄了试验场照片,但回收胶片的操作无一成功。第四次任务里的飞机直接摔在了中国境内,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残骸,正是这架坠毁的D-21。

很可惜的是,D-21这一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历史意义上都极为重要的展品,竟然有许多年是在博物馆的垃圾堆里度过的。它的残骸被慢慢的侵蚀,甚至被参观者破坏。后来有部分参观者认出了它独特的翼身融合结构,并通过其大小尺寸外貌推测出了这就是那架D-21的残骸。

直到最近几年,这一D-21残骸才被挪到了显眼的位置上进行展示。也许恰恰是网络上有识人士指出了它的重大意义,才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希望这种航空科普展览上的“悲剧”不要再上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