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民国海军购买潜艇的悲剧 遭到德国人赖账

文|陶唐氏

图说:孔祥熙率领的代表团访问德国与希特勒见面,在这一趟访德行程中敲定了中国向德国采购U艇的合约。戴军帽者为陈绍宽。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很多有识之士还是提出了海军建设的方案。

在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之后,时任军政部海军署署长的陈绍宽在1928年的编遣会上提出了海军建设方案,就提出了用两千万元购买一艘“飞机母舰”的建议。到了1929年陈绍宽又专门制订了《训政时期海军部工作年表》,在其中的军务部分是这样说的:“主力舰队包括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舰、飞机母舰等共七十一艘,共十万五千吨……以六年为完成之期。”可惜在军阀连年混战,国家财政艰苦的情况下,蒋介石更不无力建设海军。于是,陈绍宽一度愤而辞职,以示抗议。蒋介石为了安抚陈氏,表示可以在“十五年以内,有建设六十万吨的希望”,并暗示这六十万吨中应“包括三艘飞机母舰”。就这样,陈绍宽被挽留下来了。只不过,“三艘”航母的承诺,最终成了遥遥无期的空头支票,到了如今被演绎成各种各样国民党时期就有计划建造20艘航母的段子。

图解:中国向德国采购的U-IIB型潜艇的三视图

国民党政府没有购买航母,似乎情有可原。毕竟这种昂贵的武器,在整个那个时候还没有在战争中证明自己。但是对于潜艇,这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示过威力的武器,不论是北洋政府时期还是南京国民政府时代,都对这种装备情有独钟。尤其是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面对日本海空优势,潜艇这种极具隐蔽性的武器成为南京国民政府为日本海军造成威胁的最佳选择。

尤其是1932年英国政府通过怡和洋行告知陈绍宽,愿意“帮助”中国建造潜艇。陈绍宽立即将订购两艘潜艇的计划报给了怡和洋行,可是等到回信已经到了1934年。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愿为中国建造一艘450吨级的攻击潜艇和一艘450吨级的水雷潜艇,造价约450万英镑,工期约26个月。虽然英国船厂已经给出了分期付款,每期只需17.6万英镑的优惠条件。可惜对于囊中羞涩的国民政府来说,依然价格过于昂贵,于是这次英国潜艇购买案无疾而终。

图解:中国向德国采购U-IIB型潜艇在德国吕北克(Lubeck)的FlenderWerft船厂建造的照片,可比较上张与下张的不同了解其建造进度。这两张照片是由合步楼公司拍摄提供给中国政府的。

到了1937年,中日之间已是剑拔弩张,战争已无法避免。当年4月,陈绍宽与财政部部长孔祥熙去参加英皇乔治六世的加冕礼时,通过国民政府军事顾问法肯森上将,参观了德国吕北克的造船厂,重点考察了潜艇。这次考察,最终促使南京国民政府向德国以9,900万马克订购了五艘潜艇,其中“VII”级潜艇一艘,U“IIB”级潜艇四艘。当时预计,第一艘潜艇将在1938年交付。在潜艇协议达成后,中国派有80名海军军士官前往德国接受培训,并协商自德国海军舰队现有潜艇中先抽调一艘提供给中国海军国使用。

图说:中国向德国采购的U-IIC型潜艇完工照片

图说:三艘“UIIB”型潜艇“U-17”,“U-12”,“U-21”

只不过,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各种麻烦不断。不是建造款无法正常支付,就是德国船厂在拖延建造。陈绍宽虽然使尽浑身解数,结果却是“天人算不如天算”。1939年,德国海军为了表示在中日之间表示中立,向在德国学习的中国海军人员和学员下达了逐客令。并表示会人质负责的为中国监造潜艇。到了当年的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海军部宣布为中国建造的潜艇,被德国征用,会将款项退还中国。

图说:“U-120”沉没照片。U-120号自1940年4月20日起在德国海军服役,1945年5月2日由於盟军逼近而自沉,1950年捞起後拆毁。有些资料称“U-120”号潜艇是由於抽水马桶操作失误进水而沉没是不正确的

到了1940年德国与日本和意大利签订了“轴心协定”,德国再不会将武器交给自己的“盟友”的敌人——中国。于是,两艘与1940年4月20日和5月28日完工的潜艇,成为了烫手的山芋无法出手。虽然,南斯拉夫也曾经有意于这两艘潜艇,但最终也没有交付。德国将它们编入了海军序列,编号为U-120和U-121。只不过这两艘潜艇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最终在1945年自沉与不莱梅。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