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解放军高原演习徒手炸碉堡 为何还用这项祖传战术

文|军武次位面

这项祖传功夫过时了吗?

近日,央视新闻当中一则我军爆破手使用炸药包,单兵抵近模拟敌碉堡,进行徒手爆破的视频,在军迷圈当中引起了强烈争议,很多军迷都纷纷表示: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太不把,咱们人民解放军的生命当回事了?这个年代还要用这样的方式,这战术也太落伍了吧?

▲太图样了,其实解放军经常用炸药包练胆量

对此,军武菌特意找来了原新闻视频进行了一番观摩,看过原视频之后军武菌发现,在很多军迷群体当中流传的,“我军炸徒手炸碉堡的动图”,并不是该新闻当中的主要内容。在之前的新闻内容当中,对模拟敌军地堡群的攻击,是火炮、坦克、火箭筒、喷火器、等等诸多火力轮番上阵之后,由爆破手对剩余的角落里的坚固地堡,从侧翼实施爆破的(换言之这是一种最后的,迫不得已的手段演练,并非该演习的主业)。 央视播出解放军炸碉堡

其实真正的打碉堡流程是这样的:

根据新闻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该旅进行山地演习时,进攻模拟敌军地堡群的真实顺序,其实应该是这样的:

▲炮火覆盖

▲坦克群进行两轮直瞄火力打击

▲另一则新闻当中

我军坦克发射攻坚弹的特写

▲步战车前出,炮射导弹精确射击

▲进攻向纵深发展后

喷火器近距离射击隐蔽火力点

这一套进攻矛头的组合拳之后,才是最终的人工爆破模式。不过,对此依然会有一些网友存在问题,既然那么多地堡都用这种现代化的方式干掉了,那么,为什么不继续用这种现代化的火力支援方式,或是继续用单兵携带的攻坚火箭弹进行消灭呢?

攻坚弹

▲我军某型火箭弹的结构示意图

一级战斗部负责开洞,二级随进战斗部负责杀人

▲攻坚战斗部的起爆原理

掌握了此项技术的我军,目前已经

列装了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攻坚弹

▲威力示意图,对于绝大部分敌军的野战工事

这样的威力已经足以

▲云爆弹对封闭坑道内敌军的杀伤机理

▲操作DZJ08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

的我军步兵,这种类型的火箭筒

不占编制,打完就扔

这无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呼叫支援的可操作性,其次是敌人的地堡数量有时候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个,在1962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时,曾发生过的真实案例。

▲时任我反击部队主力藏字419部队

政委,阴法唐将军的回忆录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印度军队的地堡在1962年时就基本达到了两人一个的水平,我们参与攻击该地堡群的两个班,就算每人都扛上一个火箭筒也还是不够用(这还是假设我们的火箭筒发则必中,中就摧毁的情况下)。

为什么不呼叫坦克和飞机?

▲藏南争议地区的实地地形

可以看到,在这种地形下,装甲合成集群难以行动,习惯了穿插包围敌人,切断敌人后路,分割歼灭敌军的我军步兵在翻越这种地形时,一旦碰上了敌人碉堡,还是要从自身携带的火力上想办法,如果自身携带的攻坚火箭筒消耗殆尽,进攻任务又必须及时完成,那就只能发起人工爆破了(当然,用人工爆破的危险很大,谁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但是在胜利第一的情况下,就是再危险也只能干了,这是由战争的残酷性决定的,狭路相逢勇者胜!)。

▲正是为了解决突击部队携带物资少的问题

我军才在西南地区大量列装了这种山猫全地形车

▲投放激光制导炸弹的歼-10双机编队

在脱离地面远程火力的情况下,呼叫空中支援对敌碉堡进行灌顶轰炸,从理论上来说也是一种可行方案,但是具体到西南高原战场,我们依旧要根据现场情况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于有着很多航空基地支撑的内陆,在高原地区我军的航空基地毕竟有限,空军部队可以驻扎的规模也有限,他们不但要承担争夺制空权的任务,还要承担对敌人要地进行精确打击的任务,如果说每一个碉堡都要动用宝贵的飞行架次和航空挂载的话,那实在是忙不过来。

塞手雷不行吗?为什么非要用炸药包呢?

▲正在练习徒手炸碉堡的美军步兵

不要再问为什么美军现在不去炸碉堡啦

战斗经验丰富的军队,至今扔不肯放弃某些传统科目的练习,这绝不是偶然现象,其背后一定有原因。

▲都是徒手炸碉堡,这名美军扔了一枚手雷

而不是像我军一样塞了个炸药包

都贴到敌人碉堡脸上去了,扔一个手雷进去不就完了吗?为什么非要扔个笨重的炸药包呢?

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东西保险,对于大部分坚固目标,这一下下去保证解决问题。

我们在高原地区的假想敌军,自1962年以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什么时候再同解放军较量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假想敌军极有可能已经在他们预判的解放军进攻路线上,修筑了钢筋混凝土的永备工事。

▲二战时德军遗留的永备工事

这样的工事,只要建筑工程质量合格,

即使是152炮打上去也只能“啃”一个小坑

虽然这种级别的永备工事,出现在藏南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还是要做碰到它的准备(毕竟报仇心切的假想敌已经准备了几十年)。这种永备工事,内部都会分成不同的区域,一枚手雷进去,只能杀死、杀伤射击孔附近的人员,要想一次性摧毁/杀死里面的敌军,那就必须换更大威力的武器。这就是为啥要用炸药包了(个别目标甚至一个不行还要再来几个)。

▲硫磺岛美军同他们攻占的日军碉堡的合影

以硫磺岛为例,在硫磺岛之战当中,尽管美军用强大的立体火力“洗礼”了守岛日军,但是这样的永备工事,依旧有很多处于完好状态,在美军登陆之后依旧给予了美军步兵巨大杀伤,对付这种目标,美军除了用巴祖卡、喷火器打击,也还是会选择大威力爆破伺候之。

▲在美剧《血战太平洋》第七集的剧情当中,导演

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一支美军部队

因为友军手雷未能清光

碉堡里的日军,而遭受攻击的战例

所以徒手炸碉堡不是一种浪费战士生命的选择,而是一种为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战胜敌军的合理之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