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阻巴基斯坦修大坝?中国可上游“断水”
文|海外探客
“海外探客”初中上地理课时,经常容易弄错的就是印度河的位置。印度河,顾名思义,应该在印度境内,可古印度人曾经的家园已因为过度开垦而荒漠化,印度人大批迁往印度半岛腹地,如今印度河的大部分都属于巴基斯坦。本来如果印巴不闹分家的话还产生不了这个令学生感到困扰、令印度人感到尴尬的问题,可当年副皇兼印度总督蒙巴顿面对燎原的民族主义怒火已经不想多等一天。几个绘图员憋在总督府的一个房间里,匆匆忙忙用铅笔将女王“皇冠上的钻石”进行切割。此后数十年里,印度不得不疲于应对从自己身体里产生的宿敌,玩起了周伯通的“左右手互博”,失去了成为大国的机会。

印巴双方的恩怨情仇一天一夜也说不完,印度河是其中的一个插曲,不过分量越来越重。探客很早就听说过这样一个论断:水资源将比石油资源更宝贵,未来战争很可能因为争夺水资源而爆发。而对印巴两国而言,印度文明的“母亲河”似乎是一柄双刃剑,两国多少纷争都因此而起,总体而言双方都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西方主导的世界银行在1960年协调双方签订了《印度河水条约》。不过在现实利益面前,条约并不能束缚欲望。因为双方不可调和的领土矛盾,印度无意遵守条约。根据媒体报道,印度在上游已经修建上千座大大小小的水坝,克什米尔的水力发电站已达30亿瓦特的发电能力,而且印方还准备将这个数字扩大5倍,尽可能提高用水量,正所谓“有便宜不占就是乌龟蛋蛋”。
不仅如此,印度但凡受了委屈就拿水资源恐吓巴基斯坦。2016年9月,印控克什米尔一处印度哨所遇袭,18名士兵丧生。印度在没有确定证据的情况下就气势汹汹怒斥巴基斯坦,根据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还威胁将控制印度河上游水量,以报复下游的巴基斯坦,一脸“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的霸气。

当然,印度在吓唬巴基斯坦时,往往就会犯上“选择性健忘症”。印度媒体经常叫嚣“必须禁止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修建水电站”,炒作“中国截流,印度水荒”、“中国开闸,印度水灾”等毫无科学常识的谣言。探客从印度的这些反应中可以判断,印度是“真怕”中国在上游有所动作。不过,中国作为真正的大国,不会干也不屑于干“以邻为壑”的事,但如果邻居非要称王称霸侵略别国土地,那就另当别论了。对于邻国提出的友好请求,中国基本都会乐于助人、伸出援手。最近一个事例就是在2016年3月,应越南请求,中国在自身都遭受旱灾的情况下,毅然开闸放水,缓解了湄公河流域严重的旱情。
印度方面能做到这一点吗?况且中方在雅鲁藏布江的水电工程都透明公开,印度水文学家还获准进入西藏检测,连印度高层都不得不承认中方水电站是用于发电兼顾生态用水,并非印度媒体所担心的蓄水,没有对印度境内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水量产生什么影响。这才是“以德服人”。

实事求是讲,从印度到巴基斯坦,从印度次大陆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都要依赖中国喜马拉雅山的积雪融水,探客认为,是“中国水”滋养了印度文明。印度尽管控制了印度河的上游,但更上游在中国手里。印度在水资源问题上一向实行双重标准,其实是打自己的脸。
根据媒体报道,巴基斯坦12月5日通过了在印度河上修建迪阿莫-巴沙大坝的融资计划,走得是“自给自足”的艰苦之路,毕竟140亿美元对于贫穷的巴基斯坦来说不是个小数目,西方控制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发展银行已经拒绝了巴基斯坦的贷款请求,明显是为了取悦印度。巴方在下游建个4500兆瓦大坝是为了缓解“电荒”,发展本国经济,印度如若横加阻挠是极为野蛮和无理的。这是要将巴基斯坦“困死”“渴死”的节奏。如果印度真的起了歹毒之心,那么探客认为,中国也不必客气,直接在雅鲁藏布江上游截流实现“断水”,让印度看看失去15%的水资源要付出什么代价。很多网友还担忧更下游的孟加拉国会反对,其实对于一个年年发大水的穷国来讲,上游拦洪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冲突不会令人富裕,友谊才能创造财富。印度与其一直要挟巴基斯坦,不如共同治理一下水污染问题。根据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资料,印度河-恒河流域至少60%的地下水因严重污染而失去饮用和灌溉的可能。在地下200米处,约23%的地下水盐分太高,另有约37%的地下水含有“砷”这种有毒物质。探客认为,如果印度与巴基斯坦因为一条“毒河”而爆发外交危机甚至战争,纯属不智和不仁。那些购买飞机大炮的金钱,本应用于改善水质上。印度作为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哲学、数学与医学自古就很发达,应该有这个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