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中“哈士奇”!法最丑“突击炮” 没上过战场仅3辆样车

军迷圈官微
文|谷火平
一战时期现代坦克在英国问世,坦克发展之初,英国就一直将坦克作为支援步兵的武器,随着坦克技术的不断发展,英国又将坦克发展方向按照骑兵和步兵的机制分为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而步兵坦克中又陆续发展出一些分支,如装甲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等,但各国之间对坦克装甲车辆的理解各有不同,如法国更强调装甲突击炮的被动防御属性,而德国更追求装甲突击炮的进攻能力,甚至牺牲装甲防护来提升火炮能力和突击能力。

第一辆现代坦——英国“小游民”坦克
二战时期,几个坦克大国都是一边打仗,一边进行着新型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常会出现一些装备还未研发成功战争就已结束的情况,法国人曾经花大力气研发过一款拥有超强防护能力的装甲突击炮,用以在前线对步兵进行机动火力支援,这就是ARL-V39装甲突击炮,但最终德国人打到了巴黎,这款被法国当作致胜关键的突击炮也没能出现在战场上。虽然该突击炮乍一看外形颇有毛熊装甲的粗狂、威猛风范,但是细细看去还是带有典型的法式另类钝感,有些蠢兮兮的不协调(就是丑)。

法国ARL-V39装甲突击炮(样车)
法国人研制ARL-V39坦克的初衷竟然是为马奇诺防线量身定制的一款武器,用以对马奇诺防线进行机动防御作战,以应对德军步兵主力不确定的主攻方向上的火力支援。可想而知,即使ARL-39突击炮赶在德军进攻法国之前都部署到了马奇诺防线,其对德法战争的结局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毕竟马奇诺防线主要的目的就是牵制法军大量兵力,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建设,而最后德军一个灵巧的走位,无数法国人智商瞬间碎了一地。

ARL-V39突击炮的伸缩炮管
ARL-V39的自身设计也算可圈可点,由于过顶式履带使得车身过高,设计师不得不将火炮装在了车身上,而上方一个小型炮塔则用来加装机枪近距离自卫。其使用的AP75毫米炮是1897式75毫米炮的改进型,可以发射榴弹和穿甲弹,除了压制步兵集群还兼顾了一定的反装甲能力。不过因为火炮装在车身上,位置较为低矮,为了避免炮管在翻越壕沟时插进泥坡里,该炮管采用了可伸缩炮管设计。不过德国人的突进速度太快,法军根本抵挡不了,一时间法国内部大乱,军工单位根本无法组织生产,ARL-V39一辆也没有造出来,仅仅3辆样车被紧急处理,2辆转移至当时还是法国殖民地的摩洛哥,1辆不知去向,很可能因为自身一些缺陷的缘故不具有什么价值,从而被就地拆解。(东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