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回顾中国歼20试飞8年间历史:曾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演兵场

歼-20原型机

2019年1月11日歼-20成功试飞八周年,2011年1月11日中国空军第五代战机歼-20完成首次试飞。回顾当年的首飞虽然整个过程仅有18分钟,但此举振奋了国人,更震惊了世界,因为要知道该机试飞距离歼-10战斗机的正式服役刚刚过去了七年时间。七年的时间中国拿出了五代机,而就在2011年英国《每日邮报》曾放下豪言称虽然中国已经准备试验新机,但恐怕至少要给中国十年时间才会完成起飞。谁能想到在同年歼-20就已经首飞了?翻阅历史,中国究竟是用什么样的魔法创造了这个奇迹?

歼-10战机设计现场

对于中国空军战机的发展历程来看,不得不用坎坷来形容,在早期中国空军的战机主要依靠俄方提供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我军自身的发展处于较为缓慢的过程,这一状态一直保持到了1984年,因为在这一年中国空军终于立项了四代机——歼-10。反观当时美方五代机的F-22也已经开始立项,虽然看上去只差一代,但实际上随着发展我们发现差距在逐渐被拉大,这一点从1997年F-22首飞,2004年歼-10首飞就能看出差距已经十分显著,如果再不迎头赶上,那差距就可想而知了,在当时甚至很多军迷称那是一个近乎于绝望,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代。

歼-20战机2017号完成试飞

这还不算完,1996年的台海危机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中国在美军面前几乎占不到任何优势,在这一强烈的刺激之下,中国决心咬牙也要研制出歼-20这款五代机!然而想法有了,项目也立项了,在真正的研制过程中发现一切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单就布局这一点来说就成为了阻碍我们研制路上的第一个门槛,为了能够得到一个最完美的气动外形611研究所就进行了成百上千次的试验,甚至在进行一个小小的改动之后也要在风洞中进行多次的测试,得到准确数据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就连一个最基础的采用鸭式布局还是三角布局就进行多次的争论,最终在成功解决隐身性能之后才得以选择鸭式布局。

F-22机库

同时别忘了作为五代机,一个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隐身性能,这不仅需要出色的机动外形,在隐身涂料上也是要狠下功夫。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现如今的隐身涂料绝对不是单单的降低雷达回波,同时还要针对如多频段电磁波,红外探测,这么多特性融合在一起那可不是一件小事,同时隐身涂层还要兼具密度小,重量轻,耐恶劣环境等诸多要求,看看美军现役的F-22以及F-35我们发现他们的隐身涂层是异常的娇嫩,甚至还专门设置了相应的机库,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隐身的性能,反观我们现如今的歼-20发现可靠程度就要强的多,而在这背后的艰辛恐怕只有研制团队才能体会。

2017年歼-20正式服役中国空军,这距离当年的试飞也仅仅只过去了7年,可作为我们曾经老大哥的俄罗斯还在执念于自己的苏-57何时服役,这种差距的逐渐追赶恐怕真的也只有中国能够做到了,但在兴奋之余一定不要忘记为其付出辛勤的科研人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