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曾指责中国电磁炮系骗局 如今却承认事态远超他们预测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前沿哨所

图为:电磁轨道炮上舰测试

电磁轨道炮被认为是颠覆未来海战的新武器,其理论依据为电磁能替代化学能,在瞬间超大电磁能的推动下,弹丸以高超音速射向目标,400公里的距离仅需数十秒,对方舰船没有足够时间做出任何拦截反应。

中国后来居上,成为电磁轨道炮的先行者

从公开的资料观察,美国人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着手研发电磁轨道炮,目的是替代射程只有20公里的传统舰炮,已经射程可以超300公里但是价格昂贵的巡航导弹。从实验室论证的数据显示,利用电磁能击发的弹丸可以6马赫的音速射击400公里距离的目标,且每分钟可以发射12枚炮弹。这意味着,安装了电磁轨道炮的驱逐舰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超级机枪。

目前已知研发并在验证这款武器的国家有美国和中国,美国海军曾计划将电磁轨道炮安装到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但是至今该驱逐舰已经服役2艘,而电磁轨道炮依旧停留在陆上基地试射的状态。对于美国海军来说,他们遭遇了难以跨越的障碍。

反观中国,从2018年1月电磁轨道炮在内陆船厂安装上了072III级登陆舰上首次亮相之后,已经完成多次测试。显而易见,中国人后来居上,走到了前列。

资料图:电磁炮上舰测试

国际军事分析人士:中国电磁轨道炮是一场骗局吗?

实际上,在2018年1月中国电磁轨道炮公开亮相之际,除了少数的机构了解中国在研发这款新武器之外,出乎了全球绝大多数的军事观察人士意料。就如歼-20的首次试飞一样,正在中国访问的世人美国防部长盖茨感到震惊。中国电磁轨道炮以安装上072III级登陆舰方式公开亮相,带来的震动可想而知。

当时全球军事观察人士就纷纷撰文称,中国实现全球首次电磁轨道炮装舰测试,而美国人的同类武器依旧安安静静的躺在陆上基地。甚至有军事专家撰文称,中国电磁轨道炮是一场骗局吗?美国人投入了5亿美元,迄今没能成功研发,而中国人已经装舰测试了。他们似乎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中国人怎么可以这么快的就掌握了这项尖端科技?

就如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正式服役之后,他们质疑没有见过东风-26进行海上打靶测试,而怀疑东风-26的性能一样。他们认为,没有看到中国舰载电磁轨道炮发射出的弹丸击中目标,他们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当然,从国人的角度来说,爱信不信,他们大可以认为歼-20隐身战斗机是模型、055型驱逐舰是渔船、电磁轨道炮也只是模型而已。但是这无法阻止中国人的进步。

图为:055型驱逐舰

为什么中国可以做到后来居上?

从官方的报道中,我们无法得知为什么中国在电磁轨道炮的研发项目上能够实现后来居上。但是从媒体报道各种消息中寻找蛛丝马迹,就会发现中国在电磁领域的成果斐然,电磁轨道炮的研发能够取得当前成绩也算是顺理成章。

中国电磁领域研发的成果,众所周知的是全球顶级科学家马伟明院士,他也被称为中国电磁之父。社交媒体广为流传的一张照片显示,时任海军司令给马伟明院士撑伞,成为一段佳话。

当时就有很多人问,为什么马伟明院士这么牛?从公开的资料查询,马院士获奖无数。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其两大成果,一是电磁能领域的研究,二是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实际上这两项成果相辅相成。

分析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在003型航母上用电磁弹射替代蒸汽弹射,就得益于马院士的这两项研究。据当前的分析,003型航母为常规动力,搭载3条电磁弹射轨道,这在以前是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配置。美国人首次使用电磁弹射的福特级航母为核动力,而马院士开创的新的技术方式实现了中国人的设计。

根据马伟明院士此前发表的论文,可以看到,他将电磁能发射方式分为三种,其一就是003型航母使用的电磁弹射轨道,长度为百米级。其二为发射卫星的千米级电磁发射轨道。其三就是用于电磁轨道炮的十米级的电磁轨道炮。

这篇论文已经是数年前公开,发表时间不详,但从马伟明院士的履历看,他应该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能够在电磁轨道炮的研发领域后来居上,也不算什么意外的事情。

图为美国人

美国人承认:中国人取得的成果超过他们的预测

2018年1月,中国电磁轨道炮亮相之后时隔一年,有出现在海上进行测试。这一次美国人似乎不再怀疑这是一场骗局。美国人承认,中国人的电磁轨道炮已经实实在在的存在,并远远超过了美军的预测。美国人曾经大肆宣传自己研发的轨道炮却遭遇艰难处境。

美国人坦承他们的电磁轨道炮遇到了难以逾越的技术困难,导致资金削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资金开始向舰载激光武器、高性能的超级弹丸倾斜。

与此同时,中国海军即将拥有强大的“超级机枪”,目前更多的推测是将安装在055型驱逐舰的改进版本上,2025年将可能正式服役。(再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