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曝光一款“盖着白布”的大飞机 轰20真要现身?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在前不久中航工业公布的宣传视频结尾,一架盖着白色披布的神秘飞机突然出现在观众面前。不过,宣传片并没有对这架不带垂直尾翼,进气道上置的疑似飞翼布局飞机做出任何解释,仅仅只是在屏幕中间打上了“THE-NEXT”(意为下一代或接下来,有预告之意)的英文字幕,整体逼格十足。


图为“THE-NEXT”片段。可以清晰看出该机没有相符尺寸的垂直尾翼结构。

由于近期“轰-20”的传闻和小道消息也是漫天飞舞,所以在这架无垂直尾翼的疑似飞翼布局飞机出现之后,自然而然有相当数量的军迷将它和据传同样使用飞翼无尾布局的“轰-20”联系起来。

当然,还有些记忆力较强的军迷翻出了诺斯罗普公布竞标美国“下一代轰炸机”B-21项目方案的视频,以此证明片段相似度极高的“THE-NEXT”就是轰炸机。


图为诺斯罗普B-21宣传片片段。可以看出二者相似度极高。

但是由于披布的存在,外界基本无法通过分辨起落架、座舱、进气道等特征细节的相对尺寸,去分析披布下飞机的实际大小——说到底能够确定的也就只有“这架飞机采用了无尾翼的飞翼布局可能性极高”这一点而已,至于它是大型机还是小型机,是轰炸机还是战斗机?中航的宣传片中也并无对这架飞机的用途做任何说明,“THE-NEXT”就是唯一的线索。那么,飞翼布局是轰炸机的专利么?显然也不是。


图为在关岛安德森基地被拍摄到的RQ-170“哨兵”。

毫无疑问,首创飞翼布局的航空巨擘诺斯罗普的首架军用飞翼飞机就是二战黑科技XB-35轰炸机(N-1/N-9都是该机的缩比试验机),而数十年后实用化并惊艳世人的“幽灵”B-2战略轰炸机也是飞翼布局。但是,在电传飞控和计算机技术攻克了飞翼静不稳定布局不可控的问题之后,飞翼布局的其它用途机型便也开始出现——毕竟不止是轰炸机才需要在敌人的雷达和防空导弹面前保持极低的电磁特征,同样在前线甚至敌人头顶七进七出的无人侦察机和隐身察打一体无人机也有同样要求。因此,我们就得以看见诸如RQ-170之类的侦察机,或UCAV、X-47B、“鳐鱼”这种隐身无人攻击机也采用了飞翼和进气道上置布局。


图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MQ-25无人加油机竞标方案。

而随着航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空空导弹的射程便得以相应提高,以至于诸如预警机、加油机这种原本在交战空域之外的辅助性战机都被纳入了威胁范围之内。不过,由于飞翼控制系统成本的降低,美国海军便考虑在其下一代加油/指挥预警平台上使用飞翼布局——至少现在看来,其MQ-25多功能支援飞机的3个竞选方案中,有2个采用了无尾和进气道上置的飞翼布局。


图为中航洪都的“利剑”无人机。该机一样采用了无尾的飞翼布局。

事实上,不考虑还未公布的机型的话,中航工业的旗下就已经有4款飞翼布局的无人机,其用途正涵盖了制空拦截、侦查等轰炸之外的任务。而回头再看“THE-NEXT”这句解说,其意义也包括了“下一代无人侦察机”、“下一代无人战斗机”或是“下一代轰炸机”等可能性。因此,在披布下的机型真实曝光之前,该机和轰-20之间的关系依旧不明确,只能作为一种“合理的猜测”来对待。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