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披露歼20使用世界第一种隐身超材料:电磁波变没了

军迷圈官微
文|图说军事

3月5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国重器》节目第八集首次披露,中国在全世界首次实现超材料(Metamaterial)量产,而这种超材料可用于新型战斗机隐身蒙皮,据悉,军事专家告诉记者,根据节目中的结论,我们可以断定,未来批次歼20战斗机和将正研制的第二代舰载战斗机都将采用完全不同于F-22、F-35等美国五代机的隐身手段,中国或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兼具宽频段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的超材料薄膜技术,并且获得实用的国家,据悉,所谓超材料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物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术词汇,这是一类具有天然媒质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媒质,简单讲就是自然界没有但通过人工合成具备强大特性的新型材料,这种材料有时也被称为“左手材料”,因为他的特性实在奇特异常。

世界首条超材料批量生产线生产的超材料。
军事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由于超材料可实现与以前常规材料截然不同的折射,因此人们对未来隐身材料技术的研究注意力也从单纯的吸波研究,扩展到了控制电磁波的绕射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过去被动的吸波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未来战斗机和其他作战飞机的需要,特别是例如中俄研制的高性能数字化米波雷达以及MIMO雷达、光子雷达的出现,目前第一代和第二代的铁氧体吸波材料已经毫无技术应用价值,正在发展的第三代新型吸波材料也从蒙皮涂料研究转入机体结构,新一代军用飞行器需要一种全新的隐身理论和颠覆性技术来实现隐身技术的飞跃。

众所周知,过去F-22、F-35以及歼-20战斗机的隐身吸波材料都是被动隐身手段,主要是通过物理结构实现电磁波的折射,或者被材料吸收,但实际上,电磁波的传播性质和传输介质的折射率密切相关。例如,同一频率的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会有不同的现象。那么,如果能按照人们的心意调节介质的电磁参数,如介电常数或磁导率,则可以实现对电磁波传播的控制,达到人们的各种目的。然而,由于之前不存在负的折射率材料,因此无法使得介质的参数连续变化,达到完美控制的效果。

实际上,歼20改进型战斗机将使用的新的超材料将人类隐身技术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它既不是让电磁波反射,也不是让电磁波吸收,而是通过在物体表面覆盖特殊的超材料,引导着被物体阻挡的电磁波绕着走,从而实现完美隐身,据央视节目介绍,这种新型材料不仅被制造出来,而且已经实现了量产,这是全世界第一条超材料量产线,其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军事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F-35战斗机的后期批次也将是超材料隐身技术,这是中国掌握F-35核心关键技术之一,除此之外,包括以“宝石台”综合航电构架为代表的先进航电构架、先进综合射频管理技术以及以信息为核心的网格一体化作战系统,中国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美国F-35战斗机四大关键核心技术。

例如,歼20战斗机的综合射频技术就是用几个分布式宽带多功能孔径取代目前平台上为数众多的天线孔径,采用模块化、开放式、可重构的射频传感器系统体系架构,并结合功能控制与资源管理调度算法、软件编程,同时实现雷达、电子战与通信、导航、识别等多种射频功能,实现资源共享,歼20战斗机的电子战、通讯和导航系统是综合一体化运行的,这和过去的战斗机有很大的不同,其电子设备是联合应用的,实现了1+1>2的效果,可以说,作为后来者的歼20战斗机将领先F-22使用一系列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