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选择电磁弹射:歼15弹射起飞实验现场太震撼

军迷圈
文|战略吐槽秀

近日,网上出现了一张我国两架歼-15战机同时弹射的CG图片,在这张模拟2017年歼15飞机弹射起飞试验的图片中,我国两架同型号的歼-15战机同步弹射,而左边的歼-15弹射速度很明显比右边的要快上不少,尤其是在弹射轨道上,右边的弹射轨道上有非常大的蒸汽出现,可见这是蒸汽弹射器,而相对的,另一个弹射轨道自然就是电磁弹射器了。军事专家告诉记者,航母上舰载机采用弹射起飞方式具有起飞能力强、效率高等特点,增强舰载机的作战能力,受到航空航海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

弹射起飞方式需要在航母甲板上极为有限的距离内,通过弹射器所产生的牵引力和飞机自身的推力,使舰载机在舰面滑跑加速到离舰速度。在这张图的出现也意味着“蒸电之争”基本上已经明了了,我国海军将会在下一代航母上使用电磁弹射器,并且将会装备我国一系列先进的“电”装备,能够有效保证我国海军的作战能力,而电磁弹射器优秀的性能让歼-15B的作战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不至于像现在一样只能执行制空任务。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运用最广泛、使用时间最长的就是蒸汽弹射器。美国所有尼米兹级航母上配备的均是蒸汽弹射器。随着弹射技术的发展,在美国新一代航母上即将装备新的弹射系统——电磁飞机弹射系统,这意味着弹射装置变得更加轻便,弹射系统所占的空间将大为缩减,所留出的空间将更有战略、战术价值,在此之前,因为没有弹射的原因,我国歼-15A的作战能力实际上是很有限的,即使是我国正在改进的歼-15B型战机,也无法保证足够的作战能力,虽然换装了先进的涡扇10-IPE型发动机和有源相控阵雷达,但因为滑跃航母的局限性,实际上歼-15的最大起飞重量被限制,因为只能以26吨的重量起飞,歼-15只能携带5吨燃油和6枚空空导弹,实际上只能执行制空任务,而无法执行打击任务。

即使是采用重载起飞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因为滑跃航母的局限性,歼-15也很难保证足够的起飞速度和打击能力,32.5吨的最大起飞重量最多只能携带6吨弹药,实际上甚至很难对付一般小国的海军,即使是改进后的歼-15B也是如此。但在采用了电磁弹射就完全不同了,电磁弹射+歼15B的优势,可以让歼-15B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5吨左右,并且可以满载起飞执行作战任务,尤其是在采用弹射器的情况下,歼-15不但可以保证弹射重量,还可以保证弹射的速度,能够至少以每分钟4架的速度弹射战机,即使是我国海军下一代弹射航母携带48架歼-15,发动一次打击也只需要5到10分钟即可,满载起飞的歼-15拥有4个重载挂点,可以携带4枚YJ-83K型反舰导弹,相对于可以携带4枚“鱼叉”的美国F-18和F-35也丝毫不落后了。

军事专家告诉记者,蒸汽弹射器通过机械方法控制注入汽缸的蒸汽,推力无法精确控制,并且输出的能量调节范围也很有限,因此过重和过轻的飞机都无法弹射,这就是目前美国现役航母上无法装备重型舰载机和轻型无人机的重要原因。此外,蒸汽弹射器是一个高温高压的复杂机械系统,部件众多,全系统的固有可靠性不高,2次重大故障间的平均周期约400周,而电磁弹射器采用四能量链冗余结构,在弹射过程中可容忍一个能量链出现故障,保证任务完成,可靠性大大提高,2次重大故障间的平均周期可达1300周以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最终将选择电磁弹射器,而不是蒸汽弹射器的主要原因,并且我国海军的电磁弹射器比美国海军的还要有一些后发优势。

例如,美国的电磁弹射器至今没有解决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而我国海军的电弹不但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弹射效率和耗能上还要比美国海军的电磁弹射器强出不少。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在电磁弹射器上占优势意味着在未来的的航母战斗力上占据优势,保证海军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而这也是中国海军最需要的,自然也是能够挑战美国海军的资本。歼-15战机虽然强大,但在辽宁号和002航母上都无法发挥强大的战斗力,在我国海军开始实验下一代弹射器以后,歼-15最大的问题就已经得到了解决,自然也能保证我国下一代航母的作战能力。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