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G挂载电子吊舱所代表的意义 远比你想象的重要

军迷圈
文|兵工科技

图注:挂载电子战吊舱的轰-6G
近日,关于轰-6G挂载电子吊舱参加南海舰队演习的新闻,引发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为啥关注?因为这是我军轰炸机首次在电子战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实际上,轰-6G挂载电子吊舱所代表的意义,远比你想象的重要。
运-8干扰机+电子战版歼轰-7的配置存在作战空白
众所周知,电子战飞机可以通过电子干扰、电子欺骗和电子摧毁等手段,让敌方雷达、通信系统或制导系统暂时失效,进而延迟对方防空作战网络的反应时间,或是扰乱敌方的指挥体系,对其形成防空压制,或让其摸不准我方的攻击意图,掩护攻击机群顺利完成作战任务。
由于我国暂时没有类似于美国EA-18G这样的专业电子攻击机,所以之前掩护攻击机群和远程导弹空中发射平台的电子支援作战任务,主要由挂载电子战吊舱的歼轰-7来担任。至于运-8电子干扰机和侦察干扰机,由于飞行速度慢、战场生存性差,飞到前方还需要分出来一部分战斗机进行保护,所以只能在后方活动。

图注:挂载电子战吊舱的歼轰-7战斗机
这样一来,在前方作战区域和后方之间就存在着一个空白。电子战版的歼轰-7要冲在最前面,为战斗机群提供伴随支援,运-8电子干扰机和侦察干扰机要留在后方,负责为整个作战行动提供“战场”级的大范围电子支援,中间区域是没有电子战机保护的。

图注:歼轰-7挂载的电子战吊舱
填补我军空中作战体系的最后一块空白
从我军在南海的作战配置和历次演习的情况看,整个空中作战体系可以大致分为前锋、中军和后卫三部分,前锋就是歼-11、苏-35、苏-30、歼-16这样的远程战斗机,通过对敌方战斗机、水面舰艇进行打击或驱赶,夺取制空权,形成一片像当年“米格走廊”那样的安全空域,掩护我军的攻击机群作战。
中军就是以轰-6K为主的远程导弹发射平台,这类飞机虽然机动能力不如战斗机,但仍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因而可以在前方战斗机群组成的“鹰墙”后面活动,伺机发射远程巡航导弹或防区外空地打击武器,对敌方纵深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后卫就是由空警-500预警机、空警-200预警机、运-8干扰机、运-8侦察干扰机、运-8通信指挥机、加油机组成的作战支援体系。这类飞机目标大、机动能力差,几乎不具备自卫能力,为确保安全,最好是在我军陆基或海基防空体系掩护下的后方活动。
此前,前锋有电子战版歼轰-7贴身掩护,后卫有运-8干扰机和运-8侦察干扰机掩护,只有中军没有掩护。现在轰-6G挂载电子战吊舱就弥补了这个空白,该机的飞行性能和续航能力与轰-6K和正在研制的轰-6N基本相当,比用电子战版歼轰-7更加适合对轰-6系列发射平台的伴随作战任务。
此外,该机提供的电子支援效果也将更好,因为轰-6G的平台更大,可以挂载更大的电子战吊舱,动力也远比歼轰-7充裕,可以为电子战系统提供更充沛的电力,让其可以发射出更大功率的电磁波,压制效果更好。
总之,轰-6G挂载电子吊舱的意义不仅仅是让一架老飞机重新焕发战斗力,具备了电子战能力这么简单,而是它填补了我军空中作战体系的最后一块空白,完善了我军空中作战的电子支援体系,大大提高了我军远程导弹空中发射平台的战场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这也是外媒为啥对此格外关注的原因。
[兵工科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