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造8000吨护卫舰:与西方共享护卫舰排水量标准?

军迷圈
文|陶唐氏
俄罗斯造船部门宣布将在22350型护卫舰的基础上研发满排8000吨的22350M型护卫舰?

俄罗斯8000吨的22350M型护卫舰
如果再加上之前公布的核动力航母建造计划,“风暴”级万吨大驱建造计划,两栖攻击舰建造计划,以及综合补给舰建造计划,一支强大的航母编队呼之欲出。当然,如果仅仅从这些计划、模型以及俄罗斯人透露出的雄心壮志来看,俄罗斯海军的复兴之路指日可待,重塑了苏联时代“红海军”的辉煌也没有丝毫问题。不过,这些计划至少从目前看还停留在“模型”阶段,当然有多少已经有了资金投入开始进入到实际的研发阶段,或许只有俄罗斯人自己知道。当然,在俄罗斯目前的状况下,诸如航母计划、万吨大驱计划、两栖攻击舰计划,更像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不死的海军雄心而进行的宣传。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设置一个“陷阱”,让某些“钱多人傻”的国家挥舞着真金白银落入俄罗斯的所谓军事发展计划的“陷阱”。用这些国家的钱,完成武器的研发,当然顺带将早期的不成熟型号或者“猴版”型号出售给这个国家。
或许,这也是我们“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根据俄罗斯以往利用各种“型号”在国际军火市场招摇撞骗的事例举不胜举。当年为了让中国从其并不富足的军费中挤出一部分,购买俄罗斯的军舰。前后编出了多个“现代”级驱逐舰的改进版本。只不过由于中国自己在军舰建造和设计方面,经过了中西的“蜜月时期”之后,已经逐渐开始了向西方靠拢。所以,可以为了应急购买“现代”级驱逐舰,但是绝对不会将未来发展和舰艇的升级改造,交给俄罗斯。当然,历史证明了中国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今中国的各型驱逐舰正在“下饺子”,原来的“现代”级也经过了有中国特色的改造,而俄罗斯不仅没有发展出一型新的驱逐舰,甚至连老式的“现代”级驱逐舰也没有任何的改造。

俄罗斯8000吨的22350M型护卫舰
或许对于俄罗斯来说,此次研发8000吨的22350M型护卫舰,不仅是一个符合自己经济能力、建造和设计水平的事情,更是符合世界护卫舰发展潮流趋势的事情。
还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3000吨——5000吨的护卫舰成为了趋势。不论是新型的中国,还是其他老牌海洋强国的护卫舰,大多数是在这个区间以内。比如法国的“拉菲特”级、英国的23型,中国的054型。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持续走低,以及各种战舰之间的作战任务越来越模糊化,所以大型的护卫舰开始大行其道。西班牙的“F-100巴赞”级、挪威的“南森”级,这些装配宙斯盾系统,排水量在6000吨的护卫舰首先问世。紧接着护卫舰的吨位再上一个等级达到了7000吨级左右,其代表是荷兰的“七省”级、德国的F-124“萨克森”级、丹麦的“阿布萨隆”灵活支援舰。
当护卫舰的排水量来到7000吨这个量级之时,早已在吨位上将很多驱逐舰远远的抛在了后面。但这似乎还不是护卫舰吨位的终极目标,英国人推出的26型护卫舰排水量达到了8000吨,稍后的美国的护卫舰招标计划似乎也是将排水量瞄向了8000千吨,再加上俄罗斯的8000吨护卫舰计划,一时间8000吨似乎正在成为护卫舰的新标准。其实,如果不是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地平线”计划重新回到驱逐舰的行列,护卫舰的吨位早就突破了8000吨大关。

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戈尔什科夫”号,排水量4500吨
虽然,护卫舰的排水量达到了8000吨,但是俄罗斯与西方发展8000吨护卫舰的目的却大相径庭。西方国家的舰艇在设计和建造方面,基本都实现了模块化。所以,可以根据护卫舰的执行的任务,灵活调整的模块和武备。比如,英国和美国的8000吨护卫舰,或许承担的是巡航等低烈度任务,因为作战任有“45”和“阿利。伯克”这样的驱逐舰来完成;德国的124型护卫舰,丹麦的“阿布萨隆”灵活支援舰并不需要承担繁重的任务,所以并没有让自己达到最佳武器配备;西班牙和挪威的护卫舰作战任务极为繁重,西班牙的F-100是其航母编队的区域防空主力,“南森”级则是接替承担围堵苏联/俄罗斯任务的“奥斯陆”级护卫舰,所以武备极为强大。
反观俄罗斯由于太久没有建造过6000吨以上的大舰,急需排水量大作战舰艇恢复自身的实力。同时,在舰艇的模块化建造和设计方面方面更是没有任何经验。所以,俄罗斯推出的8000吨护卫舰不仅要将最强的武器装备和电子设备堆砌在一起,还要将隐身性设计、模块化建造等各种经验进行积累。而且,俄罗斯早在本世纪初期,就宣布要建造8000吨级的22350级战舰,只不过当时还称之为“驱逐舰”。结果耗费了十多年之后,却让“戈尔什科夫元帅”屈居于护卫舰,确实有些寒酸,虽然22350号称最强的4000吨级护卫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年22350型战舰的8000吨级设计参数和图纸依然保留着,所以换成22350M继续进行未经的建造事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现在摆在俄罗斯面前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钱。这个,只需要俄罗斯再继续将更多的轻型护卫舰和“基洛”潜艇出售给那些武器正在进行升级换代的小国即可。另一个则是动力系统。俄罗斯的动力设计厂家和建造大型船只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都成了乌克兰的资产,虽然克里米亚已经重新回归俄罗斯,但是技术和技术员工,却比一块土地的回归更难培养。所以,俄罗斯的舰艇建造中动力系统出现了巨大瓶颈,除了向中国进口柴油机之外,似乎就是将很多装备的系统全部“核动力”化。可是8000吨的护卫舰,想要实现核动力,成本太过高昂。所以,建造8000吨护卫舰对于俄罗斯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动力系统。或许,俄罗斯必须向中国求购QC-280型燃气涡轮机,才能解决动力系统问题。

英国人推出的26型护卫舰排水量达到了8000吨
俄罗斯要造8000吨的护卫舰,虽然不知其结果如何,虽然明知其与西方国家目的不同,但是这似乎是在与西方携手将护卫舰的标准提升了8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