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金属!令导弹威力翻倍:中国储量最多!

军迷圈
文|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不同的金属有着迥异的特性,根据这些特性,它们被用于各个领域,如稀有金属铼,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熔点为3180摄氏度,没有脆性临界转变温度,在高温和极冷极热条件下均有很好的抗蠕变性能,地壳中的含量比所有的稀土元素都小,主要应用于人造卫星、火箭的外壳、原子反应堆的防护板、航空发动机叶片等。
中国铼矿极其有限,且受到西方的严密封锁,多年来限制着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发进度。据媒体报道我国陕西省洛南县黄龙铺钼矿区矿山中斟探到的铼,储量为176吨,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7%,有效解决我国航空航天事业铼矿稀缺的难题。

与铼矿恰恰相反另外一种金属——钨,中国钨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易探明储量的65%。钨最早是在1783年被发现,这种浅灰色或发白色的金属可以与钢铸为合金,形成在高温下稳定的材料。
它是地球上熔点最高的金属,熔点超过3400摄氏度。消耗钨最多的是汽车行业,约有25%的供应主要用于切削工具和加工机床。它也用于照明、炼钢和采矿。
在军事用途上,钨的高密度意味着它能够被用在导弹上,以帮助它们穿透防御措施。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集束弹药就已经被用于军事目的。它是一种从空中或通过大炮发射出的弹药群,一个集束弹药内可以藏80到600枚子弹。

这些子弹分散可覆盖三万多平方米的地域,以便实施广泛的大规模打击。在海湾战争中,集束弹药再次被广泛应用。制作集束弹药的核心原料便是钨,以号称“航母杀手”的东风-21D为例。东风-21D导弹可携带500千克的钨合金集束弹药战斗部,集束弹药的子弹数量可达到1780至2000个,意味着单位打击密度的增大,即使敌方航母进行高速航行、标准-3和激光武器进行拦截,也无法躲开大面积的高速穿甲弹袭击。
中国工信部最近发布通知,称生产企业应遵守产量指标,对无指标、超指标生产的企业,要立即责令停产。指标不应授予存在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的企业。对钨矿进行进一步保护,并减少近50%的出口。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