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如何对美航母舰队发动有效打击?现有武器就够用吗?

军迷圈

关注

文|刘晓峰

首先,要了解一下航母战斗群的规模,一艘尼米兹核动力航母,至于驱逐舰和巡洋舰,配置比较灵活并不固定。我们就按照5艘伯克和2艘提康计算吧,美国并没有护卫舰。首先就是算下这个战斗群有多少枚防空导弹。至于MK45型127炮和密集阵以及干扰装置的防空能力暂时就不要计算了。航母有24枚海麻雀,伯克有96垂发,按照一半的垂发装防空导弹(实际防空导弹占用的要多),就会有80枚ESSM,24枚标准2或者标准6。共计104枚,5艘就是520枚。提康有128垂发,按照70个单元装防空导弹,可以装160枚ESSM和30枚标准2或者标准6,共计380枚。战斗群总计924枚。如果按照2拦一介绍,需要462枚导弹能消耗光他们的防空能力。按照3拦一,也需要308枚。这是总量。那么能同时拦截多少枚呢?这就要涉及到,另一个知识点,火力通道。美国的防空导弹都是半主动雷达制导的,末端需要照射雷达照射。伯克有3部SPG62照射雷达,提康有4部,每部SPG62能照射4个目标,也就是伯克驱逐舰能同时跟踪照射12个目标,提康能同时照射16枚来袭导弹。所以可以应对92枚同时来袭的导弹,而且标准2-3b和标准6导弹可以不依赖照射雷达能增加同时拦截数量。所以保守估计是100枚以上。这就是我的答案。虽然有垂发的发射间隔限制,不可能做到导弹几乎同时出发拦截,但是对方也不可能做到100同时同距离的发射,相互的限制相互抵消。伯克舰的发射间隔是半秒一枚。进攻方能做到半秒间隔发射也是相当困难的,即使时间间隔做到了 距离不同也不会间隔半秒到达。双方都有限制,就都忽略不计。所以战斗群能同时拦截100枚。而且还没有算舰炮和干扰的能力。

弹道导弹攻击是一种办法

战时一个战斗群至少一舰巡洋舰提康加德罗级(以下称提)两艘驱逐舰阿力百克级(以下称阿)不考虑一坑多弹情况:提128单元阿128单元三艘共384单元,你提问的是能拦截多少来袭导弹;但是他不会全部装拦截弹还有反潜的阿斯诺克反舰导弹鱼叉以及战斧巡航导弹所以按照正常应该以四分之一算防空用标准型导弹就算偏防空配置三分一吧384*1/3=128其中有中近程不同型号一般300公里之外由f18拦战斗机算全部出动80架一架带二枚空空弹就160枚总的就是160+128=288枚左右拦截成功率按三分之一算九十多枚但考虑到潜射反舰导弹突然性还要乘三分之一但要遇到东风26基本上没招为啥因为两舰型上相控阵根本不是针对顶头弹道开发的一没时间反应就算有时会间东风26再入变轨老美计算机也赶不上所以你懂的

美国一个航母编队一般由一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和两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以及五艘阿利伯克级防空驱逐舰,并且水下还会有1-2艘攻击核潜艇,共计携带标准六、标准二以及ESSM三种导弹共计超过900枚,并且还有密集阵、海拉姆近防系统以及电子干扰、箔条干扰等干扰防御手段。

如果单纯的以数量计算,按照3枚防空弹拦截一枚反舰导弹计算,需要300枚以上的反舰导弹才能消耗掉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所有防空导弹。

具有这种饱和打击能力的目前只有中美俄,而且中国火箭军装备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反航母武器DF-21D,这就是弹道导弹反航母,从100公里的轨道上投放弹头,以超过20倍音速的速度打击航母甲板。如此巨大的动能根本不需要使用战斗部,只要依靠动能杀伤就可以摧毁半条美国航母。贯穿飞行甲板后可破坏使其丧失作战能力。

轰6K是实现饱和打击必不可少的平台之一

看到了很多人在说弹道导弹打航母,爱国热情我给个赞。但是航母舰队并不是坐以待毙。标准3能够中段拦截弹道导弹。2008打卫星时,击中的是30马赫失控卫星,弹道也不稳定。而且标准2-4A和标准2-4 都能末端拦截弹道导弹。标准六更是提高了了末端反导能力。我来介绍下标准六,前面的问题答完了,这个免费赠送。在2017年4月6日至13日期间,美国海军对标准六型防空导弹(surface-to-air Standard Missile-6 ,SM-6)Block I进行了四次飞行测试并获得了成功,使标准6导弹具备了多功能的能力不再是一款单纯的反舰导弹。这些测试标志着SM-6 Block I距离实现要求具备的防空、反舰、反导 三大功能的全面作战能力更近了一步。SM-6Block I按照要求导弹同时具备有防空作战、弹道导弹海上终端防御和反水面作战能力。这是最新的SM-6 Block I软件的第一次测试。标准-6导弹是美国雷声公司最新研制的一种防空武器,弹体采用了成熟的标准2er的成熟弹体,导引头采用了精度更高的AIM120空对空导弹的导引头导弹全长6.58米,采用两级火箭推进,最大飞行速度3.5倍音速,最大射程400公里,采用惯导+中段指令修正+末段主动雷达/半主动雷达寻的。美国于2004年9月开始标准六防空导弹的研制工作,2005年6月顺利的通过了初步设计评审,2008年6月进行标准6反舰导弹首次实验,并且 获得郑工。2013年经过严格的测试评审,终于达到了初始作战能力。标准六防空导弹可利用共享作战能力系统(CEC)从网络上获得所需的火控数据对导弹进行引导,因此具备了超视距拦截能力,可以应对近些年开始兴起的超低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威胁。并且标准6防空导弹不在是单纯的一款防空导弹,其不仅能拦截各种固定翼和旋转翼飞机、无人机及反舰巡航导弹,而且要求同时具备反舰作战能力和弹道导弹海上终端防御能力。使用防空导弹反舰在美国是有过实战先例的,1988年的螳螂行动中就使用标准1防空导弹成功击沉了伊朗的导弹艇,而且美国在多次演习中都会进行标准导弹的反舰试验,可以关注我,看我法国的视频——美海军“班布里奇”号驱逐舰击沉退役军舰奥班农号。标准6的反舰作战能力不但填补了美国海军没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空白,也增强了美国的反舰作战能力,美国至今没有一款出色的反舰导弹,一直使用79年服役的 鱼叉反舰导弹。同时也更加符合海军的“分布式杀伤力”概念;海上末端反导能力增强了其防御弹道式反舰导弹的能力,提高了战舰以及舰队的生存能力,可以用来应对正在逐渐兴起的反舰导弹导弹的

2015年6月,美国海军陆上模拟舰依靠NIFC-CA系统发射了一枚标准6导弹成功拦截了一枚超视距超声速靶蛋,测试了标准6的反超音速=反舰的作战能力。2016年1月18日,安装了宙斯盾基线9.C1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约翰保·罗琼·斯号(USS John Paul Jones DDG-53 )在夏威夷导弹测试场用发射了一枚SM-6击沉了作为靶舰的佩里级护卫舰鲁本·詹姆斯号(USS Reuben James FFG-57)。虽然标准6的战斗部并是很大,但是由于速度快,动能大,依旧重创了靶舰并导致沉没这次测试也展示了美国海军“分布式杀伤力”概念。“分布式杀伤力”就是让更多的水面舰只,具备更强的中远程打击能力,并让它们以分散的阵型部署、既能协同作战也能独立作战,让对手难以应对,并提高自己的战场生存能力。“分布式杀伤力”的核心硬件就是让舰船携带更具杀伤力的超视距反舰导弹。

2016年9月12日,美国海军成功进行了F-35B与现有的“海军综合防空火控”NIFC-CA系统的协同实弹验证。在墨西哥的白沙靶场, 使用最新版本“宙斯盾”基线9.C1系统的地面模拟战舰LLS-1接收了地面站转发过来的视距外导弹来袭的信息后,发射了SM-6成功击毁了目标。在2016年9月30日的测试中,从提康德罗加级普林斯顿号(CG59)巡洋舰发射的一枚标准6防空导弹对一个超视距的来袭的靶蛋进行了有效的拦截,这也是海军历史上射程最远的舰对空拦截。2016年12月14日美国导弹防御局和海军联合进行了一次标准6导弹的海上末端反导能力测试,参与测试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约翰·保罗·琼斯号(DDG 53),发射了两枚SM-6导弹成功的攻击了一枚复杂的中程弹道导弹目标,展示了SM-6海上的末端反导防御能力。

舰载防空导弹兼顾防空、海上末端反导以及反舰的多任务性将来必定是一个发展趋势。一弹多能将会让战舰的垂发布之更加灵活性,不必大费周折的去计算携带多少反舰弹和多少防空弹了,一会避免出现高烈度海战中,出现某种导弹携带数量过剩,而另一种弹缺少的局面。导弹多样化必将是今后的一种发展趋势。我国也应该尽早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测试。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