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发动机终于迎来重大突破:寿命达到美发动机一半

文|全球军事热评

日前,沉寂许久的“鹘鹰”隐形战斗机再度引起外界注意,这款战机在升级为“2.0”版本后,又即将配备新型国产涡扇-17发动机,据报道,这款10吨级推力的发动机研发进展十分顺利,配备两台涡扇-17的FC-31战机将获得更加出色的机动性能,据军事专家介绍,涡扇-17是中国为下一代中轻型战机量身打造的专用发动机,除了配备“鹘鹰”外,还将配备我国新一代教练机、外贸战斗机和无人机等飞行平台,生产数量有望突破千台。

然而必须要清醒认识到,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还远远落后于美俄等国,尤其与美国的差距还在20到30年左右,以美国F-35战机配备的F-135发动机为例,推重比高达10.5,最大推力达到19吨,有这样强劲的动力,F-35只需要配备一台发动机即能满足战术需求,与其相比,涡扇-17只是一台性能中规中矩的中等推力发动机。军事专家认为,在美国已经开始研制新一代变循环发动机的背景下,中国航空发动机要追赶的路还有很长。

虽然没有美国发动机性能出色,但是涡扇-17对于我国国产中型五代机足够用了,FC-31的最大起飞重量约为25吨,空重则是13吨,两台涡扇-17在开加力的情况下能够提供20吨左右的推力,完全能驱动战机进行超音速巡航,拥有超音速巡航功能是五代机和四代机的重要分界线,意味着战机能够更早抢占有利阵位发动攻击和脱离战场,目前只有F-22具备这种能力,歼-20在配备国产涡扇-15发动机之前尚不具备类似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一代国产发动机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在可靠性上也有较大进步,之前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AL-31发动机,寿命仅有1000小时,远不及美国同类发动机4000小时的平均寿命,中国早期的涡扇-10“太行”发动机也有类似问题,然而在中国连续多年进行基础材料工业的攻关后,终于提高了国产发动机的寿命,据报道,中国空军近期大批装备的涡扇-10A型发动机寿命已经达到了2000小时级别,达到美制发动机一半水平。

军事专家表示,虽然只有美国发动机一半寿命,但不能小看其中的进步,发动机是现代工业中最为复杂的技术,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进步已经十分不易,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补齐了之前的课程后,中国发动机之路已经走上了正轨,不久之后,相信涡扇-15“峨眉”等一系列新型发动机将不断涌现,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