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35直接跨到苏57,俄罗斯五代机命名揭秘和解读

军迷圈
文|兵工科技

2017年8月,俄罗斯空军对外宣布,苏霍伊设计局承担研制的五代机T-50正式获得空军服役编号苏-57,多年来,大家满耳朵听惯了T-50的大名,很多人几乎已经认定了俄罗斯五代机叫T-50的事实,如今,一个陌生的编号突然摆在了大家眼前,多少让人有些不太习惯,T-50名由何来?苏-57和苏-35之间跨度为什么这么大?到底有什么道理?
一款飞机有俩名字
一款飞机从最初的研制开发到交付部队使用,在数十年历程当中通常会有两个名字,正在研制的时候没有正式名称,而是飞机研制单位自己取一个内部称号,以俄罗斯五代机来说,T-50就是研制单位自己的名称;而待到这款研制中的飞机已经“腿脚健壮”,全功能已经完全实现,可以交给作战部队放心使用的时候,再由部队给它取一个正式的服役编号,所以T-50也就变成了苏-57。
这就如同很多人一生有两个名字,孩童时候叫乳名或小名,长大了可以正式上学接受教育的时候改成大名或学名,是一样的道理。

图注:俄罗斯T-50(现称苏-57)战斗机三机编队飞行表演
俄罗斯战斗机命名有什么规则
说到俄罗斯空军五代机T-50更名为苏-57,曾有个解释很有趣,认为之所叫57,是因为美国F-22和F-35名字中的两个数字之和是57,俄罗斯人把自己的五代机叫做苏-57,意在表明它的能力非常强大,是美国两款五代机之和!这个解释当然属于戏说,借用了美俄五代机名称的数字上的巧合。
实际上,俄罗斯战斗机的命名有一套自己的规则,以苏霍伊设计局为例,其设计的战斗机工厂内部编号通常为T系列,如T-10就是后来苏-27的原型机,当时对战斗机划代不像现在这样明确,T-10这个名称则是设计局按照以往原型机研制的数字顺序延续下来的序号,等到俄罗斯计划研制新一代战斗机时,五代机界定标准已经十分明确,于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新一代战斗机原型机的命名直接从T-10跨到了T-50,数字中的五即代表五代机之意。
至于原型机T-50满足服役要求,正式编入现役,取了苏-57这个新名字,很多人觉得,俄军战机现在才排到苏-35,怎么一下跨到苏-57去了,这中间的数字呢?就算T-50改名,改成苏-50不是更合理?为什么一定要改成苏-57?

图注:飞行表演中的俄罗斯T-50(现称苏-57)战斗机
这当然也是有因可循的。在苏-27之后,苏霍伊设计局曾经研发了一种单发战斗轰炸机,后来命名为苏-37,该型为鸭式布局,外观很像法国的阵风,以对地攻击为主,曾经作为舰载机的备选型号,后来被弃用。上世纪90年代,苏霍伊设计局又开发了前掠翼验证机S-32“金雕”,2002年进一步获得了苏-47的正式编号,与此同时,苏霍伊与“金雕”大致同步开发的另一款第五代验证机T-50在2010年成功首飞,苏-47“金雕”完成技术定型后宣布终止,俄罗斯空军放弃苏-47而确定了T-50为下一代主力战斗机机型,因此2017年T-50要加入空军序列之时,能得到的编号也就只有57这个序号了。
这里再顺便提一下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战机的命名特点。与苏霍伊设计局思路明了的命名规则和沿革相比,米高扬设计局战机的命名在外界看来缺乏规律可言,譬如著名的米格-29战机,最初的设计局编号叫做“计划-9”,后来在与苏霍伊设计局竞争第五代战机选型时,米高扬设计局推出的项目代号为“米格-1.42”(后改称米格-1.44),编号里面的数字含义究竟为何,有什么道理,由于没有更多内部信息的披露,迄今外界依然无从得知。
结语
话题再转回T-50,而在获得了苏-57这个新名字之后,也就意味着俄罗斯这款五代机经历了漫长的研制和试验历程之后,可以进行规模化量产,从此时起俄罗斯也就成了继美国和中国之后第三个装备了五代机的国家。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