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3具备3大突破射程超1万公里 将成中国定海神针

军迷圈
文|迷彩派
在中国的“战略武器”中,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一直是最神秘的一对组合,相对于还算经常露面的核潜艇,关于中国“巨浪-1”和“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的公开资料可谓是屈指可数,人们只能从一些“辅助资料”中,来推测中国海基核力量的发展脉络。
尽管刚刚结束的“建军节阅兵”中,各种新型陆基战略导弹让人眼前一亮,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的是,目前世界各核大国的战略核弹头重点部署其实是在弹道导弹核潜艇上,美国和俄罗斯的战略进攻核弹头在潜艇上的部署已达到50%,英国在1995 年9 月就宣布将其战略核弹头全部部署在核潜艇上,法国也于上世纪末将战略核力量全部部署在核潜艇上。
简单来说,潜射弹道导弹是各国发展核武器威慑力量的重中之重。

排水量超过6000吨的32型试验艇进行了全新的改装,加高的围壳说明新型导弹的尺寸较大
近日,国外媒体关于中国“32型潜艇”已经进行重大改装的图片报道表明,中国下一代潜射弹道导弹“巨浪-3”的相关技术已经在试验潜艇上进行测试。有军事专家对“迷彩派”分析称,与陆基核力量和空基核力量相比,海基核力量的机动性、隐蔽性和生存能力明显更优异,尤其是其二次核打击能力是前两者所不能比拟的。如果外媒的报道属实,说明中国在世界各国反导系统防御能力提高、战场环境更加复杂化的情况下,正在发展新型的潜射弹道导弹,和已经服役的“巨浪-2”相比,新型导弹在点火、精确制导、突防这三大关键技术方面,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客观的说,巨浪-2导弹的水平距世界核强国还有不小距离,图为俄罗斯布拉瓦潜射导弹
从现有的公开报道来看,一般认为“巨浪-2”导弹直径为2米,长度在13米左右,发射重量约40吨,“巨浪-2”与东风31、东风31A一样,同属中国第二代固体弹道导弹。但是外界普遍认为,多弹头设计的“巨浪-2”在射程上远逊于单弹头的东风31A,大约只有8000公里左右,美国在2013版的《中国军力报告》中甚至认为“巨浪-2”的射程仅能超过7200公里。相对于其他核大国,中国的海基核力量有着天然的地理劣势,比如美、俄、英、法等国海岸线开阔,导弹核潜艇很容易进入深海,因此对潜射弹道导弹的射程要求并不高,一般都在7000-8000公里左右,而“巨浪-2”同样这个水平的射程范围则就会显得捉襟见肘:东部海域除了面临第一岛链的封锁之外,本身海洋水深也不适合战略核潜艇活动,南海虽然水深海阔,但与美国的本土距离却太过遥远。

094潜艇需要前出9000公里左右,才能对美国形成实质性威胁,但费效比和安全性都很低
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的潜射弹道导弹要想从南海北部发起核反击的话,打击美国西海岸射程需要11000公里,覆盖西海岸则需要约12500公里,如果要打击美国东海岸、要覆盖纽约、华盛顿等重点城市,就需要约14000公里的射程。而对于射程仅8000公里左右的“巨浪-2”以及搭载它的094型核潜艇来说,如果要实现打击以上地区的目标,就需要前出至西太平洋甚至前出至夏威夷一线,这不管从费效比还是安全系数上来看,都难以承受。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正在测试“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的话,首先面对的一个重大改进就是提高射程,此外综合国产其他战略弹道(如建军节阅兵中的东风-26改、东风-31A改等)的发展技术来看,“巨浪-3” 还会在深化多弹头分导技术以及发展超小型化弹头等方面有所体现和突破。

32型试验艇测试弹道导弹示意图,文章开头的图片与本图相比,围壳加高了一块
潜射弹道导弹自从诞生以来,基本都是作为杀手锏来使用。近年来,无论是美国、俄罗斯、法国等老牌潜射弹道导弹强国还是印度等潜射弹道导弹的新兴国家,基本每年都进行数次潜射弹道导弹的试验,可以预见,如果中国的“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进行试射的话,一定会极大的增强中国的战略核威慑能力。

中国巨浪系列潜射弹道导弹,直到巨浪-2才形成了有限威慑,图为巨浪-1导弹试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