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进战机战斗力如何?阅兵式上战机群令人惊喜
文|123军情观察室

在朱日和的阅兵场上,低空飞过的我军新一代战斗机群可谓引爆了守在电视机前人们的关注焦点,以歼-20为代表的我军新一代第四代和三代半战机群飞过草原腹地,不仅说明新一代战斗机已经批量装备部队,更说明了我空军的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

为何会有质的飞跃?这一切都源于在这些新一代战机中,不论是全新研制的歼-20,还是升级大改的歼-16、歼-10C,都装备了AESA(有源相控阵体制)的雷达,可以说,随着这些新机的不断服役,我军的相控阵雷达战机会越来越多。

先来说说相控阵雷达,不同于以往的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不用进行雷达的旋转和指向,省去了机械旋转结构的同时,还节省了空间,相对面积更大的雷达尺寸,能安装更多的I/O组件,电子波束的汇集方式也更加灵活,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内汇集成多个波束,同时发现、跟踪、引导多个目标,不仅让战机、战舰等载具能够看得更远更清晰,还可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相控阵雷达解决了传统机械扫描雷达的种种问题,反应速度、目标更新速率、多目标追踪能力、分辨率、多功能性、电子反对抗能力等都远优于传统雷达。因此,不论是海军的主战舰艇,还是空军的预警机、战斗机、电子侦察机、防空导弹系统雷达等等,乃至陆军使用的炮位侦校雷达、坦克校炮雷达等等,都采用了相控阵体制。

相控阵雷达的优越性,让我军在进入装备建设井喷期后,越来越多的把相控阵雷达安装在各种武器装备平台上,对于海军,最著名的莫过于有着中华神盾之称的052C/D型导弹驱逐舰,其上安装的346/346A型“海之星”雷达就是最典型的相控阵雷达,而对于空军来说,从空警2000再到空警200/500,有源相控阵雷达一直都是必备品。但是战斗机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却并非易事,上面的两型装备,不论是驱逐舰还是预警机,其雷达尺寸都远远大于战斗机所能承受的极限,在有限的战斗机机头内安装具有看得远、看得清、跟的住、抗干扰能力强且具有多目标处理能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从性能来讲,歼-16雷达对标APG-79
好在通过我国科研人员不断的努力,通过J-10B安装无源相控阵雷达(PESA)的试验和试装,歼-10C、歼-16、歼-20等战机,包括试验中的歼-11D、歼-31、歼-15S等战机,都统统装备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要知道,除了现有的F-22、F-35等第四代战机,包括欧洲的“台风”、“阵风”、JAS-39,美军现役的F-15、F-16、F/A-18等战斗机,均还在大量采用机械扫描雷达(部分型号有所更新和换装),俄罗斯先进如苏-35S和第四代战机T-50,也还在采用无源相控阵体制的“雪豹”雷达。而我军随着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机越来越多的进入现役,以及相匹配的霹雳-15、霹雳-10等新一代空空导弹的服役,在未来的空战战场上,我军将占有极大的优势,而这个优势,伴随着更多的歼-10C、歼-16、歼-20的服役,将会越来越大。朱日和的阅兵,看似平常的机群掠飞,却在向蓝星的各个角落昭示,未来的天空,必将属于人民空军!(利刃/东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