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航空发动机逐渐进入收获期不再靠俄罗斯

麦田军事观察

关注

文|麦田军事观察

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在经过长期积累之后,逐渐进入收获期,国产型号陆续投产,除了国产涡扇10,“太行”已越来越成熟,并大量应用,新型的涡扇13,又称:泰山发动机也将投入量产,这是一款中等推力喷气发动机。涡扇10与涡扇13的成熟,令中国不再靠从俄罗斯进口发动机了,以后可以为国产战机配用国产发动机了。

不久前,贵州装备工业博览会上,展示国产涡扇13发动机的模型和部分信息。 从2014年开始,投资近10亿人民币建设,涡扇13发动机生产线,分三年完成,最快于2017年底前,完全建设工作,也许要2018年可以投产,可能直接投产涡扇-13E。

这意味着,歼31的国产发动机问题终于解决,这款发动机未来将主要用于歼31,以及枭龙战机,如果仅有于枭龙,那它根本没有建立生产线的必要,这也是俄罗斯最担心的情况,但是它还是发生了。如今俄方的航发出口面着严峻的形成,可以说,未来将压力山大,中国将逐步以国产代替进口,中国市场可以要对俄方关闭了,除了俄方再拿出令人心动产品。

泰山发动机从2001年才开始,为一个企业自研项目,至今属于非国家项目,也就是说,其研发经费等全面由企业自行解决,不需要国家提供,仅此一点值得点赞。

目前流行的说法为:涡扇13以俄制RD-33发动机为基础开发,可惜俄方没有转让过相关技术,了解航空技术都知道:发动机不是靠实物就可以仿出来的东西,所谓仿制说无法成立,实际区别也相当大。

涡扇13采用三级轴流式宽弦实心钛合金的风扇叶片,风扇前有可变弯度导流叶片,8级轴流式高压压气机,前3级为可调导流叶片,单级低压涡轮采用空心气冷转子叶片,单级高压涡轮为单晶涡轮叶片和导向器叶片,环形燃烧室,有叶尖间隙控制的空气热交换器,综合数字式全权限控制系统。

从相关资料可知,其外形尺寸为长4.14米,最大外直径1.02米,重量在1100公斤左右,早期公布的性能为:加力推力86.37千牛 ,加力耗油率为2.02,不加力推力为56.75KN,巡航推力51.2KN,涡轮进气口温度1650K,推重比 7.8,最新型的WS-13E,即增加推力的型号,经过减重等措施,推重比提高到8.8以上。

涡扇-13作为我军自用型枭龙战机配套工程立项研发,进展相当快。其实主因为,中国一直在从事中等推力发动机的研发,也许可公开的成果有限,但是技术积累不少,所以到了2010年3月18日,涡扇-13装配枭龙首次滑跑成功,随后进行了首飞。

一旦产量,枭龙战机即可选择国产发动机,但是真正的用户为:歼31,目前歼31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也许唯一的问题,缺少一款国产发动机,不仅为摆脱对俄制发动机的依赖,也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至于其它型号,也有可能应用,尤是大型无人机也需要新的动力,它也是不错的选择之一。

该发动机的应用前景广阔,如今我们可以期待其生产线投产的消息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