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航发的春天:乌克兰军工“皇冠上的明珠”远嫁中国

谷火平

关注

文|谷火平

6月19日,在第52届巴黎航展现场,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及所属重庆天骄航空动力有限公司,与乌克兰马达西奇股份公司联合展出了双方合作的多款发动机产品。

天骄航空是谁?马达西奇是谁?他们合作的航空发动机是什么型号?——当这些问题一一解开的时候,你会发现也许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夏天就要到来了。航空发动机是一个高壁垒的行业,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世界各大强国都对其他国家严防死守,很难从中获得核心技术。我国在航空发动机方面之前与其他国家也有过诸多合作,但每到关键时刻,总是被人“掐住了脖子”。

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一家注册成立于2014年10月14日的有限责任公司;马达西奇股份公司,世界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之一,位于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市,早在苏联时期,它的产品就出口到90多个国家,有“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和“动力沙皇”的别名,是一家“百年老店”;双方合作的重点产品包括:TV3-117VMA-SBM1V系列涡轴发动机、AI-450S系列涡桨发动机、D-436系列涡扇发动机——这还只是已经公布的。

双方的合作,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只是那时候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罢了,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2015年9月,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马达西奇公司表示将在中国合作建设航空动力产业基地。2015年10月,重庆天骄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成立,其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重庆天骄航空动力公司旗下有一家名叫“重庆天骄西奇航空动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其注册资本为40亿元人民币。有消息称,天骄航空动力产业基地位于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规划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以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为主线,产品规划涵盖涡轴发动机、涡桨发动机、涡扇发动机、桨扇发动机和民用燃气轮机等多型号产品。就在今年巴黎航展之前,“ 6月2日,乌克兰驻华大使焦明先生访问重庆,与重庆市领导会谈并访问了天骄航空重庆产业基地(重庆基地)。焦明大使在与重庆市领导会谈中表示,乌克兰政府对中乌合作航空发动机项目的高度重视,希望重庆市继续大力支持,使天骄项目成为中乌合作的典范。。。。。。。焦明大使表示,一年多以前,他曾来到重庆参加了天骄航空重庆基地奠基仪式。时隔一年,再次来到这里,合作项目的进展速度远超想象!”——乌克兰驻华大使馆的新闻通稿这样写的。可以看出,这个合作项目在包括两国政府的各个方面都是十分重视的。

“动力沙皇”怎么会想起了和中国公司合作生产发动机的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为了“小钱钱”。

AI-222K-25F发动机

马达西奇股份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之一,马达西奇公司投入很大资源和资金研发重点项目——AI-222-25涡扇发动机,你没有看错,就是洪都航空L-15高级教练机的配套发动机。这其实不是马达西奇公司第一次和中国合作,还是洪都航空的产品,教练-8教练机,也就是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自用型K-8教练机,装备的就是AI-25TLK涡扇发动机以及其国产化型号。

相对于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马达西奇公司还是有其领先的方面。仅就产品体系的完整性而言,马达西奇公司的产品涵盖了涡扇发动机、涡桨发动、涡轴发动机,配套机型包括了L-15、教练-8、伊尔-38、安-124、安-225、别-200、米-17、米-171、米-24、米-26、卡-27系列等等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此外该公司的多款小型航空发动机还是多型巡航导弹的动力源。这么大、这么美味的蛋糕,看着不流口水怎么可能呢?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报道称,马达西奇公司授权在中国的一家合资公司生产该公司旗下多款航空发动机,这一系列发动机将在重庆市新建厂房内进行组装,其中包括D-136、MS-500V和TV3-117VMA-SBM1V直升机用涡轴发动机,AI-450S通用航空飞机发动机,D436-148FM和D-18T高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

D-27对转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及AI-222系列军用喷气发动机。仔细研读《简氏防务周刊》网的报道,可以发现马达西奇授权在中国生产的航空发动机对中国目前、以及未来航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的滞后,给中国航空工业、中国军队带来的负面影响,实在是不胜枚举,最典型的就是直-10,说起了满满都是泪啊!

目前双方合作生产的产品中,TV3-117VMA-SBM1V直升机用涡轴发动机可以供米-171、卡-27系列直升机使用,而目前中国军方就装备有这两型直升机,特别是米-171,该机是中国陆军航空兵的主力运输直升机,使用TV3-117VMA-SBM1V发动机的米-171升限提高了3000米,高原性能显著提高。AI-222系列涡扇发动机是L-15和俄罗斯雅克-130的发动机,随着AI-222系列在中国的投产,将为L-15系列的出口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未来国产的AI-222系列将能为L-15的自用型号教-10提供可靠的动力源,未来在教-10基础上发展一型轻型攻击机也就有了发动机保障。AI-450S系列涡桨发动机,属于轻型通航飞机发动机,将有助于我国通航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前面说的这些是对中国航空工业、军队建设、经济建设的现实的意义,其实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在这背后。前台的马达西奇公司我们看到了,其实在马达西奇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巨人”,那就是同样来自扎波罗热市的“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一家专门从事航空动力和特种工业动力(燃气轮机)研发的科研机构,没有他们的研发、就没有马达西奇的生产,二者好比是一对夫妻。D-136、D-27、D436-148FM、D-18T的生产,也许暂时在中国不会看到选配这些发动机的机型,但通过对这几型发动机的生产,必将对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D-136是全世界最大的直升机米-26的配套发动机,而中国目前正在研制重型直升机;D-18T是安-124、安-225这两种400吨级、600吨级运输机的配套发动机,200吨级的运-20中国空军已经装备,下一步发展400吨级国产运输机的规划也已见报道;D436-148FM、D-18T作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对于国产民用大飞机的配套发动机的借鉴意义不可估量。

一方需要技术、经验和理念,一方需要生存、获得市场、取得收益,这样的合作才能双赢。在人民网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天骄航空与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于2015年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双方高度融合、深度合作,共同在中国重庆建设航空动力产业基地。据了解,未来该产业基地将具备涡轴、涡桨、涡扇等多系列、多型号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发、批产和维修保障能力。”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