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武器在国际市场卖不过俄罗斯?或与实战少有关

军机图

关注

文|军机图

VN-1步兵战车获得泰国皇家陆军订单的新闻让中国武器的出口再度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枭龙”战机、“彩虹”、“翼龙”无人机以及K-8教练机等装备的出口,中国武器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彩虹4无人机参与实战,中国无人机让中东土豪争相购买。

中国也得以成为全球前十大军火出口国,不过相比军火大国俄罗斯,中国武器的国际竞争力还是远远不如俄罗斯。

图注:中国北方工业集团的VN-1步战车出口型

究其原因,武器装备本身的性能是一方面,装备的实战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面。就装备本身的性能而言,中国先进装备的出口,尤其是航空产品的出口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俄罗斯。举个例子,“枭龙”战机虽然已经大量装备巴基斯坦,缅甸空军也已经开始接收“枭龙”战斗机,但由于最核心的发动机技术掌握在俄罗斯手中,“枭龙”战斗机的国际市场一直难以得到更大的拓展,FC-20(歼-10出口型)也是如此。

图注:在叙利亚战场的俄罗斯空军苏-24战斗轰炸机机群

另一方面,中国武器缺乏有效的实战检验也是其无法与俄罗斯装备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俄罗斯自独立以来,大大小小的仗就没停过,其多数装备均在实战环境中经受过检验,如苏-27系列、苏-24系列、米格-29、米-8家族、米-28、卡-52、T-80、T-90、BMP系列等等,即便某些装备在实战中表现不尽如人意,但起码是经过战火砺练的,可靠性、实用性以及战场适应性都能得到检验,而这些正是用户十分看重的。在和平年代,能够经过战火砺练的装备本身就自带优势,这是任何军事演习都无法给予的加成BUFF,还记得去年12月,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刚刚下线的一批苏-35S交付部队后便立即飞赴叙利亚战场,极大宣扬了其产品的可靠性,印尼等用户均表示出了购买意向,这就是实战检验的重要性。

图注:中国空军空降兵部队装备的直-10武装直升机

而由于各种因素,中国制造的装备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战行动中去,在热点地区用户不购买的情况下,某些装备的实战性能永远无法得到检验,而得不到检验的装备又无法吸引更多用户购买,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可以说中国装备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敌俄罗斯装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