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官媒晒女飞行员日常,却无意间秀出飞豹歼轰机的无形獠牙

文|贞观工作室

近日,解放军报官网在一组介绍北部战区空军“飞豹”战斗轰炸机女飞行员的新闻图片中,首次出现了国产大型机载电子干扰吊舱的特写。

联想到此前二十余架全副挂载的“飞豹”战斗轰炸机所组成震撼人心的“大象漫步”,可以说虽然该机已经停产,但它依然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未来至少二十年的主力战机。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就来说说飞豹的无形獠牙。

近距离展示的“飞豹”挂载大型电子战吊舱

中国军方对于现代化电子战飞机以及先进机载电子干扰吊舱的认识,还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引进俄制苏-27/30MKK战斗机以及某些与国外的接触事件开始的。在深刻认识到与国外的差距后,中国军方向国内相关军工单位提出了自主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机载电子干扰吊舱的任务。而通过近年来的公开报道,可以发现目前至少有3种机载电子干扰吊舱已经装备中国空军及海军航空兵部队,分别是KG300、KG600和KG800。

这三种机载电子干扰吊舱从外形尺寸来看,是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的,KG300最小而KG800最大。从任务划分上看,KG300和KG600主要用于自卫干扰,前者可以挂载在重型战斗机的翼尖上,类似于俄制的L-005自卫吊舱,而后者可以挂载在机翼外侧挂架上。KG800外形尺寸最大,主要用于对敌方进行大功率压制性电子干扰,一般要挂载在机翼内侧的重载挂架上。而此次出现在新闻图片中的就是KG800吊舱。

执行任务的电战版“飞豹”挂载2个电战吊舱和3个副油箱

KG800机载电子干扰吊舱的外形尺寸已经接近于美国AN/ALQ-99,但是头部没有后者那样的空气涡轮发电机,应该采用的是载机供电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吊舱的尺寸和重量可以相对更小,不过在输出功率方面可能会受到载机供电系统的限制。如果机载电源系统出问题,则电子干扰吊舱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可以说这两种设计是各有利弊。

从外形上看,KG800吊舱已经没有早期国产电子干扰吊舱那样突兀的天线,而是尽量整合在吊舱内或者采用保形设计,以便减小飞行阻力,保证载机的飞行性能。这一点与AN/ALQ-99的外形设计也是一致的。

电战版“飞豹”与挂载攻击武器的“飞豹”编队出击

在功能上,AN/ALQ-99吊舱具有瞄准式干扰、双频干扰等多种干扰模式以及自动、半自动和人工三种工作方式,KG800吊舱应该与之类似。具体使用中,还要根据战场环境实际情况,例如在敌方较为严密的防空背景下出动一架电战版“飞豹”显然是不够的,要2架以上才能保证全频段干扰。

从此次和过往的新闻图片可以看到,电战版的“飞豹”战斗轰炸机的标准挂载是2具KG800吊舱和3具副油箱,此外只有有限的自卫武器。用这个配置去护航挂载对地打击武器的“飞豹”,如果需要执行对敌防空压制(SEAD),还会有挂载“鹰击”91反辐射导弹的另外“飞豹”加入编队。就目前来看,这已经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组合。

挂载各类武器的“飞豹”大象漫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飞豹”仍将是我国的主力对地攻击力量之一

不过,相比之下,美国海军EA-18G“咆哮者”这类职业的电子战飞机性能更为全面,在挂载3具AN/ALQ-99吊舱和2具副油箱后,还能够再挂载2枚AGM-88反辐射导弹和2枚AIM-120中远距空空导弹用于作战。由此可见,“客串”电子战飞机和“专业”电子战飞机在挂载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可见一斑。

这种差距也促使我们必须发展更为专业的电子战飞机,更为紧凑小型化的反辐射武器,从而适应未来的战场要求。从公开的信息来看,歼-16已经开发出了专门的电子战版本。随着它的入列,解放军的专用电子战机将迈出关键一步。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