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远程火箭炮:美军思路与中国不同 为装飞机放弃射程
文|浴火
上世纪40年代,火箭炮技术第一次被应用于战争,当时美国为最早研制与使用火箭炮的国家之一,可是在战后,西方国家认为火箭炮精度差,先后放弃研发,原苏联与中国则看中其高火力密度,继续发展。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苏制多管火箭炮系统表现最佳的打击能力,令西方再次认识到火箭炮的战术,纷纷重新研发,其中美国很快研制了M270式227毫米12管火箭炮,并从1983年起列装。

M270
同样造远程火箭炮,美军的战术思路与中国天壤之别,它非常强调机动性,要求战斗全重低,且要能够空运,为了装上飞机,宁可打不远也行。中国则追求大射程与大威力,为放宽了对战斗全重的限制,实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中国的远火
M270的全重只有25吨,可是美军依然认为过重,战略机动性不足,于是研制新型火箭炮:M142式火箭炮,又称:海马斯系统。也许可以称为轮式版M270,主要以6×6的5吨轮式底盘代替了履带式底盘,并将发射装置由双发射箱改为单发射箱,一次齐射只能发射6枚火箭弹,但是战斗全重仅11吨,采用290马力的发动机,最大时速86公里,一次加油可跑480公里,不仅公路机动改好,也可以使用中型运输机C130空运。同时,与M270保持极高的通用,不仅弹药,连火力控制系统、电子及通讯装置可以互换。

海马斯
海马斯与M270的采用完全相当的发射箱,内有6个227毫米火箭发射管,共贮存6发远程火箭弹。主要使用M26式双用途子母火箭弹;其弹长约为4米,弹径227毫米,全重310公斤,最大射程32公里。每枚战斗部内装有644个反步兵/反装甲双用途子弹,每枚子弹药重 0.23 公斤,可击穿100毫米装甲,对人员杀伤半径3米,一枚火箭弹可毁伤直径200米内任何目标,相当于单发杀伤面积超10000平方米。At-2反坦克雷火箭弹的最大射程为40公里,每枚内装 28 枚 AT-2 反坦克地雷。以及新型的GMLRS制导型火箭弹,采用GPS制导,最大射程提高到70公里。

海马斯发射战术导弹
也可以将6枚火箭弹替换成1枚战术地对地导弹,其直径610毫米,长度约4米,弹重1600公斤以上,可以配用多种战斗部,主要实施纵深打击战术、攻击敌区深处集群目标,最大射程因型号不同,有所不同,从140公里到300公里不等。

海马斯空运
该系统进入阵地与撤出的速度更快,可以实现“打了就跑”的目标,发射速度为l发/8秒,由于采用模块化技术,再装填时间不超过8分钟。如此性能,令美军相当喜受,认为满足了自已的要求,如今已大量列装。

再装填火箭弹
中美对远程火箭炮的要求不同,我军强调射程,美军更偏重于机动,这属于战术思想上的不同,不是技术上的差距,可以说,中美在这一领域的思念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