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全球最大运输机问世,同温层发射前景堪忧可能不如安-225

小飞猪观察

关注

文|小飞猪观察

资料图:美国“同温层发射”双机身飞机

飞机见得多了,但双机身飞机见过吗?近日,美国就研制出一款全球最大的运输机—“同温层发射”双机身飞机。

从外观上看,“同温层发射”很像是两架大型飞机的合体。它全长达73米,翼展约117米,配置了6台涡扇发动机,能够承载275吨的火箭。

说到大型运输机,就不能提到俄罗斯的安-225了。与“同温层发射”相比,安-22机长84米,翼展近89米,整体要更小些。

资料图:安-225

安-22和“同温层发射”都具有强大的运载能力,但两者的承载方式却大相径庭。安-225主要凭借机舱的载重,它的机首特意采用了“掀盖式”设计,方便货物的进出,舱内可容纳16个集装箱,并配置了起重机,即使是超长、超大的货物也能从容应对。而“同温层设计”则依靠外机身的载重,它在两个机身间设有巨大的悬挂梁,能够安置数个挂点,具备强大的外挂能力。

因巨型体形和强大的外挂能力,“同温层发射”受到各国瞩目。可惜的是,也正是受这两个特点的影响,“同温层发射”的发展前景很有可能不如安-225。

资料图:美国“同温层发射”双机身飞机

这款双机身飞机实在是太大了,这使得它的飞机跑道不仅长度必须超过3600米,在宽度上也得不少于120米,而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机场只有一小部分,无疑限制了“同温层发射”的使用范围。

此外,“同温层发射”的投入资金完全可以用“巨额”来形容,整个研发、制造过程下来,一架飞机就需要约100亿美元的花费。要知道乌克兰在试图批量生产安-225时,也只用了30-40亿的启动资金。结果只能是,几乎没有什么公司愿意支出这样大额的资金,再建造一架非通用型的“同温层发射”双机身飞机。

受外挂性能的影响,“同温层发射”在满载时,还会出现操控迟缓的情况,尤其是撞上意料之外的气流时,机身抗气流的能力相对较弱,很明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