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一号飞船笑傲全球:载重量是俄罗斯飞船的三倍
文|军事热点报导
四月,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成功实现了首次发射,并已经成功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实现了首次对接,之后将在轨超过半年,实现和天宫二号另侧对接和快速对接,成绩令人鼓舞,但当我们放眼世界时候,有很多不同声音随之而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国际上的主要货运飞船的分类。

首先是俄罗斯,其继承了前苏联的进步M系列货运飞船,进步飞船原型来自前苏联对联盟载人飞船的改装,目前已发展了两型,最新型号称为进步M飞船,该飞船入轨重量在6-7吨左右,载货和载油总计在2.5吨左右,载货超过1.7吨(天舟一号为6.5吨),载油模块共有八个,总计载油在1.2-1.5吨左右。

美国虽然也是载人航天先驱国家的,但它早期没有设计专用的无人货运飞船,即使使用了超过二十年的航天飞机,也是人货两用的,目前美国使用的货运飞船主要有两型,天鹅座和龙飞船。
天鹅座飞船是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因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商业轨道运输服务发展计划的一部分而开发的无人驾驶补给飞船,是借由金牛座II型火箭将飞船运送至国际空间站所在轨道以补给物资。

2013年9月29日,天鹅座飞船成功实现了和国际空间站的成功对接。随后的2014年1月,天鹅座飞船正式开始为国际空间站运动物资,天鹅座飞船的入轨重量接近于进步M,在6-7吨左右,其最大油货运输总量在2.8吨。
美国应用的另一款飞船就是龙飞船,该飞船是美国私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的产物,也是全球第一款民营飞船,目前该飞船主要用于货运,但其设计初衷是成为真正的载人飞船,该飞船由猎鹰9型火箭发射,猎鹰9型火箭也是世界上首款,利用自身动力垂直降落回收到固定平台上的火箭,该技术也将运用于将来火星探索时候应用的可复用火箭,该火箭技术将有助于人类成功在火星上回收火箭,并在测试和加注燃料后,发射,使登陆火星人员重返地球。鉴于火星上丰富的甲烷资源,未来的火箭也将采用液氧甲烷发动机,以利火星收集火箭燃料加工后加注火箭发射返回。
目前一代龙飞船的入轨载荷在8吨以上,二代龙飞船有希望实现7名宇航员的载荷量。

离开美俄,我们回头看之外的货运飞船,首推的是欧洲ATV飞船,ATV-5是该系列一代飞船的最后一艘,其入轨载荷超过了20吨,也达到了目前货运飞船入轨的载荷上限20吨,而此上限也是阿里安-V型火箭的近地载荷上限;其货运载荷也超过7.6吨以上,目前欧洲已经开始了新一代飞船的研制,相信不久后,我们能看到欧洲的新一代飞船。
回到我们的近邻日本,其HTV货运飞船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家伙,该飞船由H-2B火箭发射,其近地轨道载荷也超过了16吨,货运量也接近了6吨,当然其没有下行载货能力,这也是目前日本载荷返回能力仅为近四百公斤的孱弱能力的表现。HTV飞船也称为鹳飞船,取自日本的传统理念。相比天舟一号,天舟的入轨重量为13吨,货运量却达到了6.5吨,可以说天舟的总重和货运比是最好的。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货运飞船主要以两舱式为主,即货运舱和推进舱,相比联盟和神舟飞船的三舱式,货运飞船尽量采用简单布局。有些飞船除上行能力,还有下行能力,可以返回货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军事热点报导”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