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造了两万吨大舰,外界为何还说韩国舰船工业能力低

讲武堂

关注

文|讲武堂

独岛级两栖攻击舰被视为韩国舰船工业的骄傲

4月28日,韩国海军第二艘独岛级两栖攻击舰马罗岛号在釜山正式开工,该舰预计将于明年中旬下水,2020年交付韩国海军。

独岛级入列曾经被韩国视为其舰船工业一个重大进步,标志着韩国已经可以设计、建造全通甲板舰船,不过外界通过对独岛级进行分析认为韩国舰船工业能力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独岛级后视图,可以看到它的坞舱,上面空间明显不足以安装直升机机库

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后视图,可以看以上面是直升机库,下面是坞舱

新世纪之前,韩国海军两栖舰船只有传统坦克登陆舰,不具备超视距登陆和垂直机降登陆作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海军决定设计、建造新一代两栖攻击舰,这就是独岛级两栖攻击舰,首制舰独岛号于2005年下水,2007年交付韩国海军,根据相关资料,独岛号两栖攻击舰长度为200米,宽度为30米,满载排水量为19000吨,动力为4部LM-2500燃气轮机,最大航速23节,独岛号拥有一个长度为170米飞行甲板,配备有5个直升机起飞点,这意味着它可以同时起降5架直升机,机库则可以容纳10架中型直升机,舰艉配备有一个坞舱,长度为27米左右,可容纳2艘美制LCAC气垫登陆艇。全舰编制为300人,另外可以搭载一个营级陆战队(700人,10辆主战坦克及其他军车、火炮等武器)。

这样设计目的在于避免直升机机库和坞舱争夺舰体空间,不过也会让舰体高度增加,不利于控制舰艇重心

尽管韩国海军和舰船工业视独岛级为韩国国产舰艇一个骄傲,但是外界对独岛级进行详细分析之后,认为该舰体现出的水平与欧美乃至中国同类舰艇有较大差距,显现韩国舰船工业设计、建造两栖攻击舰这样大型水面舰艇仍旧能力不足,经验也显得非常欠缺。

通过对相关图片和实地观摩,外界认为独岛级最大问题是没有处理好直升机库和坞舱争夺空间这个问题,这也是两栖攻击舰设计一个难点,换句话说也是最能体现设计者功力的地方,两栖攻击舰要求能够同时施气垫登陆艇和直升机,前者用于超视距冲滩,后者用于飞越滩头阵进行垂直机降,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直升机机库和坞舱争夺舰体内部空间。

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结构图,可以看到它的直升机机库位于坞舱上方

欧美两栖攻击舰例如黄蜂级、西北风级采取的办法就是将直升机机库安装在坞舱上方,从海外媒体报道来看,中国出口型两栖攻击舰也采了这个设计,这样设计好处就是两者可以互相错开,两者可以最大限度得到扩展,不过这样设计也会产生不利后果,那就是舰体高度增加,舰体高度增加会导致舰艇重心上升,对于舰艇稳定性会产生不利影响,影响舰艇操给、机动和快速性能,因此对于舰体总体设计水平要求较高。

韩国独岛级两栖攻击舰采取做法是将直升机机库设计在坞舱前面,这样设计目的应该就是避免舰艇重心上移,以保证舰艇操纵、机动和快速等性能,前面说过独岛级采用了燃气轮机推进,最大航速达到23节,这个速度在两栖攻击舰里面算是比较快了,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最大航速也不过24节,传统两栖舰艇速度较慢,机动作战能力较低,远距离奔袭能力较弱,因此新世纪两栖舰艇纷纷采取措施提高航速,以提高两栖登陆部队机动作战能力,韩国海军就曾经宣称“独岛号两栖攻击舰入列以后,可以迅速寻找海岸薄弱点进行攻击,对方至少要再增加2个师用于海岸防御”

中国出口型两栖攻击舰模型,可以看到舰艉坞舱高度较低,应该也采用了直升机机库在上,坞舱在下的设计

不过独岛级两栖攻击舰这样设计也有很大局限性,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直升机机库和坞舱彼此争夺舰体空间,所以会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两者容积互相限制,相应就降低了独岛级两栖攻击舰直升机和登陆艇搭载能力,举一个例子,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长度也在200米,宽度32米,与独岛级相差无几,但是前者机库面积就要比独岛级大的多,可以搭载16架直升机,比独岛级多6架,另外西北风级坞舱长度达到60米,这个数字是独岛级坞舱长度2倍还多,相应搭载登陆艇也要强于后者,不过西北风级航速较低,只有19节左右,前面说过中国出口型两栖攻击舰设计与西北风级相近,不过航速要达到22节,从而显现中国舰船工业设计能力远强于韩国舰船工业。

从独岛级设计来看,韩国舰船工业设计能力还有较大欠缺

独岛级除了总体设计欠缺之外,主要系统如动力、电子和武器都来源于国外,自主性缺乏,容易受制于人,这也反映了韩国舰船工业存在较多短板,能力和经验与西方国家和中国舰船工业相比仍旧有较大差距。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