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F-35为何弹药量无限?其实并不是美军吹牛

讲武堂

关注

文|讲武堂

打击对手的指挥控制体系(也就是指挥所)是最廉价的方式,然而作为一个防空作战组织者也不是傻子。指挥所作为整个防御体系的核心,会采取非常多的防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将其置于远离战场的敌后,位于情报预警体系最强,防空武器数量最强最多的地区。而且往往深埋地下、设置多个备份指挥所、伪装系统和机动式指挥所、空中指挥所。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想要直接打击指挥所需要首先清除指挥所外围的各类传感器和武器,最后使用精确定位的方式找到指挥所位置和合适的作战武器摧毁它。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执行空中进攻任务的作战平台拥有足够的侦察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并且有足够的武器使用选项。这里所说的侦察能力指的是,能够对各类辐射源进行信号类别分析,定位,从而确定对手的通信、雷达节点。因为任何这类节点,只要想要发挥作用,都难免要进行辐射。要能够使用有源和无源手段进行目标信息的详查,从而识别出机动目标、伪装目标。要能够及时从其他传感器平台获取实时的侦察信息,并将作战效果回传。这几个能力需求就要求一架飞机拥有如下的机载设备:能够进行精确无源定位的航电系统;能够进行光电/合成孔径雷达对地探测手段;能够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而足够的武器携带能力意味着,它需要能够对各类作战目标(机动小目标、坚固的地面目标、辐射类目标)进行打击。考虑到防区外打击武器本身昂贵、抗干扰能力差,体积重量较大,能够携带的数量不多,而且和飞机的隐身穿透防区能力相重叠,因此这些武器最好是可以在较近的距离内发射完成目标打击。这些要求汇聚起来再加上可以穿透敌人雷达网的隐身要求,就促成了F-35的诞生。

F-35有两种挂载选择,第一种是隐形状态下的弹仓内带弹,这种情况下,可供带的弹类型选择并不多。F-35C有四种弹仓内挂弹方案:AIM-120D×2,2000磅JDAM×2,最多可以摧毁2个空中目标和2个坚固工事防御下的指挥所、弹药库类目标;AIM-120D×8,AIM-9XⅡ×4,最多可摧毁12个空中目标;250磅JDAM×16,AIM-120D×2,最多可以摧毁16个机堡类坚固硬目标或者移动类目标(在机载计算机和EOTS的引导下,可以攻击移动目标)和2个空中目标,这里所谓的250磅JDAM实际上就是SDB小直径炸弹,这种炸弹攻击机堡类目标和移动目标(SDB-Ⅱ)的测试已经全部通过;1000磅JDAM×4,AIM-120×4,AIM-9X×4。可以攻击最多8个空中目标和4个中等强度的坚固目标。

除此以外,F-35内弹仓还可以携带500磅“宝石路”-2激光制导炸弹、JSOW防区外打击导弹,CBU103集束炸弹、硫磺石反坦克导弹和各类500磅JDAM,可以看出,其内置式挂载方案确实非常丰富,大大超越了F-22,对地攻击能力不容小视。

仅从以上四个挂载方案来看,如果F-35采取内置式挂载,隐身状态下,在自身航电系统的引导之下,一架飞机将能够最多摧毁16个机堡或者地空导弹阵地、雷达、数据链地面站设施。而一个四机F-35小队,完全可以对作战区域内清除出一条进攻路线,最终将2000磅JDAM投到对手指挥所头上(如果指挥所加固强度更高的话,这项工作可以交由B-2或者未来的B-21来完成)。实际上,在一个战区内,真正的节点类目标并不算多,以台湾这种高密度部署的防空区域来说,地空导弹的总数约为33个连。其中最为重要的“天弓”和“爱国者导”弹不过15个连,每个连配备了1部预警雷达和一部火控雷达(可能有预备),如果使用F-35来进行攻击,一个4机小队已经可以实现压制和摧毁,更遑论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了。

F-35还包含了另外一种外挂式作战模式,显然这种挂载会破坏隐身能力。但F-35的设计者认为,空中进攻作战如果能在首日瘫痪对手,在之后的作战中敌人很可能就无法恢复。第一日战争往往决定了一切,而内置弹仓挂载武器的方案虽然隐身,却火力不是很强,并不能完全发挥F-35的升力和发动机优势。实际上,在首日之后的作战对火力的要求极高,执行打击点状目标、小目标任务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弹药数量,远远高于第一日作战。美军伊拉克战争将10年的弹药存货打光大多数的弹药就是耗费在第一日之后的作战中,如果F-35每次都携带少量的弹药执行任务显然消费比很低,所以这也就推动了F-35本身设置外挂式挂弹方案。

采取这种挂弹方案时,F-35的挂载能力会进一步提升,除了弹仓可以携带的弹药外,还可以额外挂载一些远程防区外打击的导弹,例如JASSM、“风暴阴影”和MXU-648行李吊舱。实际上,F-35本身不太需要射程太远的对地打击武器,因为其超强的网络化能力让自身成为了一个侦察监视节点,只要其能够发现目标,就可以引导远程打击武器对目标实施攻击,比如“战斧”、LRASM,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弹药量是无限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