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航母下水,为什么要进行“掷瓶礼”?

兵工科技

关注

文|兵工科技

图注:中国第二艘航母下水仪式

4月26日上午,万众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在仪式上,按照国际惯例,剪彩后进行了“掷瓶礼”,只见人们将一瓶香槟酒摔碎在舰艏,两舷喷射绚丽彩带,周边船舶一起鸣响汽笛,全场响起热烈掌声。那么,中国航母下水,为什么要举行“掷瓶礼”,它有什么意义呢?

“掷瓶礼”源于西方,在科技落后的古代,航海是一项艰苦又危险的职业,船员遇难事件频发。那时由于航海技术落后,航海是一种非常有生命危险的职业,船毁人亡的海难事故不可避免经常发生。当时,无线电还没有问世,人们的通信手段非常落后,因此,每当船只遇难时,船员只得在纸上写上遇难的船名、失事日期、失事方位、遇难船员的姓名、籍贯和其他一些要告知他人的事项,然后把纸卷起来塞入空瓶内,将瓶口密封后投入海洋,任其漂流,指望被过路的船舶或流到海岸被人发现,从而赶来救援。由于西方人普遍爱饮香槟酒,航海的船员也不例外,所以投下的往往是香槟酒瓶。

图注:美国海军“纽约”号船坞登陆舰下水仪式上的“掷瓶礼”

后来为了祈求平安,便有了“掷瓶礼”,新船正式下水前,都要由一位重要人士将一瓶香槟掷在船首击碎,称为“掷瓶礼”。若香槟酒瓶一次性成功击碎,那么新船往后的航程也会一帆风顺。新船命名仪式在19世纪就基本固定了,祈福的“圣水”也从泉水、河水、白兰地等一路演变到香槟。如今,新船的命名仪式成为一件公开的盛事,“掷瓶礼”成为在场嘉宾共同见证的重头环节。

虽然这种习俗源自西方,但随着东西方海洋文化的交流,如今我国舰艇命名仪式或下水典礼上也引入了此项礼俗以示美好祝愿,所以,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按照国际惯例,也进行了“掷瓶礼,我们也希望它未来的航程会一帆风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兵工科技”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