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龙之猫:神话背后的真相:航母的侦查与隐蔽

文|汉唐归来111

前几天,美国的一则假消息,让中国所有关注政治和军事的人 们都吓出一身冷汗,那就是:“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改 变航向前往朝鲜半岛,而随后“里根”号和“尼米兹”号也将 前往朝鲜半岛,美国航母战斗群三巨头齐聚一堂这在冷战结束 后是极少出现的情况,不过,有意思的是,上一次美国三艘航 母齐聚一堂也是在朝鲜半岛,2006年,那一次,是因为朝鲜爆 炸了自己的首个核装置……

然而,事情并没有象媒体描述的那样,而是在昨天突然出现了 180度的大转弯。原先美国声称前往朝鲜半岛的“卡尔·文森 ”号其实在3800海里以外的巽他海峡,准备进入印度洋,协同 澳大利亚海军进行年度演习,而“里根”号和“尼米兹”号则 还在修整训练的状态,真要实战部署也是6月份的事情。

本次的航母危机似乎已经偃旗息鼓,但是,从媒体的报道上看 ,显然所有媒体都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这中间就有一个有趣 的问题——各国,特别是作为朝鲜战争另一方的中俄,对于美 国航母战斗群的动向真的完全没有一点知觉?还是说有侦查但 没有对外透露?

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航母,作为人类目前机动能力 最强的武器系统之一,一昼夜航行距离可以超过1000千米,其 舰载机可以控制上百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或者陆地,航母战斗群 的作战能力是迄今为止无以伦比的常规作战集团,作为崛起中 的国家,中国面临的航空母舰威胁可谓是刻骨铭心,早在1950 年抗美援朝时,志愿军部队在朝鲜就遭到过美国海军航母舰载 机的打击,到1958年,美国航母不仅封锁了台湾海峡,甚至海 支援了在金门苦苦支撑的国民党军队……一直到1990年代,无 论是中美黄海对峙还是台海危机,无处不在的美国航母战斗群 是我国军队最大的威胁。

所以,我国很早就在研究反航母作战的各项技术和武器。而要 攻击航母,首要需要做的,就是知道航母的确切位置,毕竟, 只有了解了敌人的位置,才方便发动攻击。

时间走到了21世纪,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综合国力有了 长足的进步,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中国也开始建立自 己的海洋监视体系,近几年,中国发射了多颗海洋监视卫星, 专门用来监视来自海洋的威胁。

虽然航母是现代海军中吨位最大的作战舰艇,特别是美军的超 级航母,排水量都在10万吨以上(只有尼米兹号除外),但是 和广袤的大洋相比,依然是沧海一粟,所以,在广阔的大洋上 发现并跟踪航母战斗群并不容易。因为航母虽然长达300多米 ,但是如果要清晰的辨认出航母,则光学/红外相机的分辨率 至少不能低于10米级别,如果分辨率太低,则航母和其他10万 吨左右大型运输船一样,在卫星图片上只是一片模糊的点。而 高分辨率意味着卫星的“视野”必须变窄,这就和照相的“聚 焦”原理一样。而要保持高精度视野,则卫星扫描宽幅通常不 超过50千米,而整个太平洋的南北宽度超过1.4万千米(过于 靠近南极和北极的海域不算在内),用视野50千米的卫星去“ 扫描”1.4万千米宽阔的海域,其效率可想而知。如果要保持 对海面的实时监视,并不漏掉航母的踪迹,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真正侦查航母战斗群的方式更多的是“倾听”,也就是 使用电子监听卫星,通过监听航母通讯频道所使用的特定波段 并搜集航母无线电的特定信号,我们就可以大致知道航母的行 踪,然后再使用光学/红外卫星进行有针对性的侦查,就可以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海战中,苏联就曾经紧急发射了3颗海 洋监视卫星,并成功掌握了英国舰队的动向,并把这些情报通 报给阿根廷,所以阿根廷才能取得击沉击伤18艘英舰的辉煌战 绩,而苏联当时使用的就是电子监听+红外观测的复合侦查方 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经济实力都要超越 1982年的苏联,我们的海洋监视卫星系统相对于苏联更加完善 可靠(1982年苏联US-A海洋监视卫星的寿命只有短短15天!也 只有苏联那种不计代价的国家才会开发这种奇葩卫星)。笔者 相信,我国的海洋监视系统肯定发现了“卡尔·文森”号航母 战斗群的去向。具体体现在中国的外交上,就是王毅外长说的 :“你们这两列火车做好迎头相撞的准备了吗?”我们可以发 现:本次半岛危机,中国和俄国都没有向远东增派一兵一卒, 这就是说明,不光中国,俄国其实也发现了美军的虚张声势, 所以每次特朗普的讹诈并没有发挥作用。

兵法说:“兵者,诡道也。”军事就是相互忽悠,诡诈行事的 问题,一旦计谋被对方识破,那么损失也是惨重的。航母固然 是具备强大作战能力的海军装备,但是我们也不要神化航母的 作用,毕竟在面对中俄这种大国时,美国航母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