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生产汽车一样造运20:中航工业攻克“美式黑科技”

123军情观察室
文|123军情观察室
《中国航空报》4月15日报道,中航工业陕飞总装脉动生产线已实现首架运-9运输机的总装交付,这标志着陕飞的产能有了质的提升。

国内传统的飞机总装线通常采用以飞机为中心,工装、设备等围绕飞机的布局,装配人员在飞机的不同位置完成装配工作。总装配过程以人工为主,检测设备和测试手段落后,排障困难,劳动强度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装配质量。而产能问题,恰恰是我军大量老旧装备迟迟不能更新的重要原因。

脉动生产线则通过借鉴汽车工业的流水线作业方式,使飞机以固有的节拍移动,操作人员则在固定区域进行装配作业。据了解,美国F-35战斗机由于采用了脉动生产线,生产速度达到了每年360架,几乎一天一架。

近年来,中航集团加快了脉动生产线的建设。从2010年中航工业西飞建立了第一条脉动式生产线——“飞豹”歼击轰炸机生产线开始,中国的歼-10、歼-20和L-15教练机等飞机都相继采用了这种新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运-9脉动生产线的建成,表明运输机采用脉动生产线已不存在技术问题。一旦运-20战略运输机采用脉动生产线,其服役速度将媲美海军的“下饺子”,中国空军的战略运输能力将迎来巨大的飞跃。(利刃/雪竹)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