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超音速武器何时才能实战部署?美媒称已进入倒计时
文|军事热点报导

据美国“航空周刊”网站4月15日报道,中国很可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测试首台组合循环高超音速发动机的原型机,预计在2020年之前完成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发。今年3月份,中国举行了高超音速技术讨论会,吸引了全国范围内的顶尖技术专家,这也是西方第一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成果,美国军事专家认为,中国高超音速技术的进步比预想的要快得多。

美媒称,虽然美国最早开始研发高超音速飞行器,但是近年来中俄在该领域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据美国国家科学院估计,中国很可能将在2020年部署首个高超音速武器作战单位。2015年12月,中国首次进行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飞行测试,相关的科学家获得了最高航空科技精英奖——冯如奖。除此之外,中国还在研究临近空间飞行平台,并且成功完成了首次试飞,飞行器达到了7马赫的高速,在30公里的高空进行了飞行。按照中国的远景计划,最终目标是研制出类似美国X-37B的空天飞机,能够在30-70公里的临近空间高速机动。

美媒称,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计划动员了全国范围的科研力量,为了早日突破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实用化技术,中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希望能够突破空气动力学、热环境、超燃冲压发动机、气体耦合机制和湍流效应、材料结构、耐高温和智能自主控制等技术,部分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科研人员突破了耐热结构的制造工艺,发明出独特的三维晶格复合结构,除了应用在高超音速飞行器上,还将应用到新一代火箭和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上。在最关键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上,中国也取得了突破,包括精确控制发动机姿态的控制系统,改善震颤边界同时抑制震颤。
美媒称,中国在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上很可能已经走到了美国前列,举例来说,2014年美国亚特兰大的高超音速会议共发布了89篇论文,而同期在中国厦门举行的会议上却发布了347篇论文,其中272篇来自中国学者,据统计,2011-2015年,共有1660篇高超音速技术学术论文发布,其中中国占据了38%,美国则占据了25%,虽然光靠论文数量不能断定中国的技术优势,但这显然是非常直观的证据。

除了有众多关注高超音速技术的科研人员,中国也有着充足的研发资源,据报道,中国已经建立了全球顶尖的JF12激波风洞,能够测试各种高超音速飞行器,作为中国八大国家重大科研装备项目之一,JF12风洞喷管直径达到2.5米,可模拟25到40公里高空、5到9倍音速的高超音速飞行环境,最高温度可达3000度,可完成100毫米的高超音速发动机测试,远远超过美国类似风洞的30毫秒,除此之外,中国还建造了能够模拟4-7马赫条件的风洞,可进行600毫秒的发动机测试。美媒称,如果中国能够按照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很可能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将高超音速飞行器实用化的国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军事热点报导”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