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超级电磁炮战舰 到底有哪些惊人的威力

文|军事热点报导

电磁炮技术向来和激光技术并列为火炮的未来发展方向。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动能杀伤武器。与传统大炮将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弹丸不同,电磁炮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产生的洛伦磁力来对金属炮弹进行加速,使其达到打击目标所需的动能,与传统的火药推动的大炮,电磁炮可大大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

电磁炮的性能非常强大,时速可达6倍音速,射程则最远可达160千米,如果能量更大使得弹丸飞行时间超过马赫数20,那么一些弹丸的射程可超过1000千米,可以说已经具备了远程导弹的特性,不过,和动辄数百万美元的导弹相比,电磁炮的高速弹丸非常便宜,仅仅售价3至5万美元,如果能够研制成功,可以说将带动能量武器代替化学能武器的一场世界新运动。

电磁炮的原理但是真正开发出一款能够应用于舰艇上武器却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澳大利亚曾经是第一个取得相关突破的国家,但是至今基本没有国家能够把电磁炮武器成功应用于舰艇上。

目前欧美是电磁炮研究领域进步最快的国家,其基本完成了电磁炮在DDG1000导弹驱逐舰上的应用。不过通过公开消息可知,美国并没有完全把该型武器形成最终的战斗力。

2016年美军电磁炮试验平台闯入南海引发世界轰动。中国更是给予了坚决驱逐,展现了大国决心与意志。但是美军电磁炮的巨大威力还是像一支无形的剑一样悬在上空,让我们始终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事实上美军电磁炮研究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投入巨大挫折频繁。2005年美国海军启动了雄心勃勃的对陆攻击型舰载电磁炮计划,拟于2016-2018年进抵“里程碑B”即开始工程化研制,2020-2025年间实现200海里级海基间射火力支援电磁炮的实战部署。BAE与通用原子公司已在美国海军资助下制成了发射能量20-32兆焦的电磁炮工程演示样机,并安装在联合高速运输舰直升机甲板上进行海上测试。但是后来由于综合原因,美军突然宣布放弃电磁炮攻击性研究,转而重点研究电磁炮防御研究。

美国海军的电磁炮存在巨大的缺陷:它需要惊人的外来能量,目前能提供这样电能的舰艇平台少得可怜;它发射的炮弹虽然动能很大,但完全没有炸药,因此必须有极好的命中精度,才能保证摧毁目标,可是目前美军电磁炮的炮弹不具备制导能力。

美军原本想在第一艘DDG1000朱姆沃尔特驱逐舰上安装电磁炮,但是由于各种技术问题只好暂时改为使用先进大口径常规发射药舰炮。其中一大问题是电能供应依然很难解决。

外界普遍认为,美军大张旗鼓开展电磁炮研究,也许只是骗取经费手段罢了。可是我们不能这么这么认为,任何一项突破性技术及武器的研发总是难免挫折。美国积累的大量技术和人才储备还是为其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能。

中国要想维护广大海疆安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当然需要自己的电磁炮武器。但是中国电磁炮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很多方面进展不可能那么顺利。由于中国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中国电磁炮研究取得关键进展,现在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据外媒报道,中国的舰载电磁技术已经在个别项目上超过了美国,美国在一些关键技术上甚至比中国落后整整一代,而且中国已具有储能10MJ级研究平台,在实验设施设备上已经与美国海军研究中心不相上下,中美两国的电磁炮实用化武器将在未来10年内正式装备部队。中国电磁大炮在某些技术上将堪比美国电磁炮目前中国电磁炮研制方面与美国在同一起跑线上,随着新闻大量曝光近期我国会进行电磁大炮的试验性测试。中国电磁大炮在某些技术上将堪比美国电磁炮。

去年,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刊登文章称,中国正在上海长兴造船厂开工建造055型万吨级导弹驱逐舰,外媒纷纷猜测这型万吨级战舰未来将装备中国自行研制的电磁炮系统。据外界报道中国曾在内蒙古炮兵靶场对电磁大炮进行了首次实验:25公斤的弹丸被发射到250公里以外的预定区域,实验获得成功。目前中国正在对电磁大炮进行改进,主要是加大弹丸的发射重量,以达到发射精确制导炮弹的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在央视“2016年度科技盛典”节目中就坦言:中国电磁发射技术,将在10年左右取代传统的化学能技术并披露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的发展情况。

总体而言中国电磁炮研究正在发挥后发优势快速进步。如果真如外界预测的那样,2020左右中国的超级电磁炮战舰服役,那产生的震撼作用绝不不亚歼20入役,其巨大威力对任何胆敢侵犯祖国海疆的敌人都是巨大威慑。相信未来,相信祖国定能给人民一个满意的答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军事热点报导”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