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进中等推力发动机或已立项,再次突破西方封锁
文|军事热点报导
发动机是制约中国航空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虽然传出歼20已经使用国产发动机的传言,但始终无法得到证实。发动机也成了中国航空的一个“芯病”。为了彻底制约这个芯病,中国采取了系列举措,比如整合资源成立规模庞大的中国航发,从体制机制上扫除了发动机研发瓶颈。与此同时,中国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大批发动机研发人才。但是由于发动机作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需要技术更需要积淀,中国一口吃个胖子也不现实。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中国的进步异常迅猛,很多关键技术的突破已经超出了西方国家的想象。比如中国先进中等推力发动机已经立项,说明中国在中等发动机领域已经取得关键突破。

英国媒体连续报道了中国两款全新中等推力军用发动机的研制进展,据外国媒体称,中国研制了一种以RD-93发动机为基础的反向测绘发动机——WS-13“泰山”,该发动机的推力比俄制的RD-93更大,达到8.9至9吨之间,目前,该发动机已经装备枭龙战机进行试飞,成为JF-17B双座型枭龙战机的标准发动机,该发动机将在2018年开始逐渐替换俄制发动机。
中国还在研制被称为WS-17的全新中等推力发动机,它结合了已经下马的WS-12“天山”发动机和某型核心机技术,其推力达到9.5至10吨级,已经接近美国F-18战斗机使用的F-414系列发动机水平,据英国媒体宣称,这种发动机是中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四种高性能军用航空发动机项目之一,未来该型发动机还将用于装备FC-31“鹘鹰”战斗机或未来中国第二代舰载战斗机。

客观的说这些已知的发动机与国外先进中等发动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欧洲英德意西四国联合研制的先进双转子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EJ200重989公斤,中间推力60千牛,开加力后推力可达89千牛 ,推重比9.175,基本接近10的推比,而且性能非常稳定。反观歼-31用的RD-93,重达1135公斤,中间推力才49千牛,加力后推力也才84千牛。比EJ-200整整重了100多公斤。可靠性方面,也没有EJ200好。

中国航空动力工业是从维修、生产和仿制前苏联涡喷发动机开始的,经过多年发展,研制生产了涡喷7和涡喷13两个主力型号。但是由于航空工业整体实力较弱,我国涡轮风扇发动机发展一直没有起色。606所设计研制的910发动机,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涡扇6发动机经过16年的研制,却没能最终成功。我国生产装备的第一款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是从英国引进仿制的秦岭,也就是涡扇9,其原准机是斯贝MK202。但是这款发动机性能和稳定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不能满足中国航空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于是先进发动机研制的压力从未减轻。

前不久传出了中国大推力发动机WS20亮相的消息着实让国人振奋了一把。可是多方消息并没有最终证实。
低压涡轮机匣是大客发动机关键锻件中截面异形化程度最高的大尺寸薄壁承力环件,采用传统制造技术存在材料利用率低、制造成本高、质量稳定性差等原因,因此一直是我国大型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的瓶颈之一。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吸收,摸索出了一整套高温合金、钛合金机匣整体辗轧的方法,实现了IN718低压涡轮机匣整体精密成型关键技术的突破。产品原材料利用率提高50%以上,环件尺寸精度达到国外先进水平。材料突破、寿命突破、构件突破,中国正在从一个个突破中寻求整体突破。这不传来了中国中等推力发动机量产的消息。

中国先进中等发动机量产不仅成功打破了西方技术封锁实现重大突破,而且先进中等发动机量产将利于中国歼31量产,从而让更多歼31走向国际市场。网友认为,中国这步棋走的漂亮 美国同盟可以获得F35对周边国家形成代差!现在的战争只要掌握制空权就赢了一半!别的国家买不到F35!可以购买中国31战机这样的世界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一边全是F35一边就是中国31!无形中形成了俩个阵营!俄罗斯吧T50我感觉吧不是隐身战机。让“心脏病”不再困扰我大中华,让我科技腾飞吧,和平崛起!
突破一步步来,不能急,不能希望中国今天就超越美俄,必经他们经历几十年的技术积淀。我们要看到祖国的一点点进步,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发奋努力。中国人有足够的智慧克服发动机难题。不要以为发动机会永远困扰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中国先进中等发动机的立项就是我们实现关键突破的一个开端,祖国加油,科学家加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军事热点报导”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