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歼20新生产线曝光意义何在 可快速生产早日与F22并驾齐驱

军林天下

关注

文|军林天下

近期, 网络媒体评估成飞可能又为歼20建设了2个总装厂房,同时在建2个厂房的细节,似乎说明很有可能中国第5代隐身战斗机歼-20的生产线至少为四个。于是,本文立刻想到了F-35在欧洲建设生产与维修训练的有关情况,并进行了一下对比研究,一种军事学术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

意大利空军的第一架F-35A 联合攻击机被牵引出总装车间

比如,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在卡梅里的F-35“总装与终检设施”(FACO)生产了首个完整的F-35复合材料机翼,进入F-35位于沃斯堡的总装线,阿莱尼亚FACO的第一架F-35“AL-1”也已经下线好几年,标志着该设施完全具备了前机身、机翼和后机身链接的电配合与装配系统(EMAS)能力,阿莱尼亚的F-35的项目进入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比中国成飞的生产线,也是从2016年年底出现的2架编号为7xxxx开头的歼20开始算起,加上2017年年初曝光的2架7字开头的歼20,以及我们已经看到过的至少3架左右的歼-20黄皮机,就很有可能是歼20第一批量产机,共计7架。

中国成飞公司自主研发的歼-20,图片显示的是网传的2017编号机

FACO由意大利国防部所有,占地408732 平方米(101英亩)。成飞由中航集团下属,占地面积保密但是也不小。FACO主要设施是22座建筑,包括11个装配站、5个MRO&U站和1个F-35机翼生产线,车间面积超过92900平方米,由阿莱尼亚-马基公司与洛·马航空公司联合运营。据洛·马公司介绍,卡梅里FACO目前共有750名技术员工从事F-35机翼生产工作,而且还能完成隐身涂层操作、作战软件安装等工作,技术能力不逊于美国的技术专家。歼-20正在新建厂房里面也有与F-35类似的车间,主车间全长250米,宽100米,附属的厂房全长100米,宽65米,车间里能够建设两条生产线。

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的FACO设施鸟瞰图

FACO的F-35生产启动于2013年7月,意大利空军最初的8架F-35A在这里总装,最终将会列装到意大利南部阿门多拉空军基地。FACO总共负责装配90架意大利空军F-35A型和海军F-35B型联合攻击机,用来换代老旧的“狂风”战斗机和海军AV-8B战斗机,未来还将负责装配荷兰皇家空军的F-35A。成飞的车辆如果设置十八个机位,按一架歼-20生产时间在1年左右计算,很快就能达到F-22“猛禽”187架的规模,到时候真的就并驾齐驱了。

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的F-35装配车间,由于F-22复产没有消息,不具备可比性,对比F35最科学。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