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破碳纤维技术,助推军用航空,导弹战轰也更强

军林天下
文|军林天下
近期,美《战略之页》网站报道了先进战斗机使用先进材料技术的有关情况,认为碳纤维性能高,用在军用飞机上比较好,强调材料加工技术的落后一直严重制约着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但是三种高性能碳纤维技术上都打破了国际垄断,新一代远程轰炸机的研制也将突飞猛进。

碳纤维
在1980年代初,高性能的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F-22A“猛禽”战斗机、F-35“闪电II”联合攻击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比例分别达到24%和36%,IASSM巡航导弹的弹体外壳全部采用碳纤维制造,用量比例达到100%,以空客A350、波音787为代表的大型民航飞机,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比也都超过50%。

F-22
在材料加工技术领域,中国可以用“落后”来形容,也因此一直严重制约着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碳纤维是军民两用材料,属于技术密集型和敏感的关键材料,一直被以日本东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禁运和技术封锁。中国对碳纤维的研究开始于1960年代,1980年代开始研究高强度碳纤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进展缓慢,核心技术、关键设备长期被日本、美国和西欧国家垄断,使得中国在这个领域落后了几十年。

美日希望中国永远无法生产符合高要求的产品,从来达到制约中国进入更高端制造竞争梯队和扼杀中国军事科技进步的目的。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的技术团队和T-700级碳纤维技术落户某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了中简科技公司,承担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性能碳纤维重点项目。经过上千次的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生产核心设备的关键技术,其工程化生产设备98%以上为自主研发设计和国内制造,关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

目前,我国已建成两条合计1600吨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线,以及中国国内第一条年产300吨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线。中国在T300级、T700级和T800级三种高性能碳纤维技术上都打破了国际垄断,还通过了军品许可生产、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战略之页》网站认为,解放军歼-20第5代隐身战斗机、彩虹、翼龙、翔龙、暗剑等各型无人机,以及霹雳系列等各型导弹,也将大量采用碳纤维,新一代远程轰炸机的研制也将突飞猛进。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