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战列舰要再一次复活,川普庞大造舰计划能否令其重生?

加特林

关注

文|加特林

在轰轰烈烈的美国大选中,川普表露了“复苏”战列舰的想法。

战列舰是人类历史上最为炫目的武器装备之一,其经典形象令人遐想连篇,那么有趣的问题就出现了:川普真的能“复苏”战列舰吗?有什么办法可以“复苏”战列舰?

川普在封存的衣阿华号战列舰上关于扩充美军的演讲,令美国不少人很是兴奋。在海湾战争后,已经重出了一次江湖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再度被退役封存。但相关让战列舰重新服役,或者建造全新战列舰的说法,从未停息过。

一、为什么衣阿华级战列舰已经复活过一次?

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衣阿华级战列舰复活了一次——这主要是因为1980年代里根提出了庞大的美军复苏计划,以彻底甩掉越战失利给美军带来的颓势,并在各方面向苏联军事投入决策制造压力与诱骗措施。这需要在短时间内增加海军舰艇的质量和数量。于是当时已经退休好多年的衣阿华级战列舰,被再次改造升级,安装了“战斧”导弹武器等先进装备后重新服役,毕竟这是一个超过四万吨的巨型水上作战平台,又是现成装备无需从头打造,非常适合里根政府当时的策略。

海湾战争时,相关战列舰参与了使用战斧导弹和406毫米重炮攻击伊拉克军队内陆与濒海阵地的作战行动。随后很快又被封存。但这次美军依然留了一手,并没有像其它许多著名的战舰那样直接被拆除,而是分别安排到若干军港中封存,兼作博物馆等用途,保持着基本的维护工作。直到2000年后,这些战列舰才正式从海军现役装备中除名。但因为国会还有不少议员死抱着保守陈旧的想法,以及利益集团的运作,406毫米重炮等核心装备依然保留了最基本的备件和维护体系。

在相关技术基础上,美国国内许多人提出了战列舰的各种升级改造计划: 例如给衣阿华级换装滑跃起飞甲板,改造为中小型航空母舰或者所谓的“制海舰”;又例如改装几百个导弹垂直发射器,成为“武库舰”;还有要求把9门406毫米重炮,改为三座先进的电磁炮,最大化火炮轰击的能力;甚至号召退役两艘“蓝岭”级专用指挥舰,改为使用衣阿华级战列舰改造的指挥舰。

而1980年代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升级,其实效果也很明显:加装了多座战斧导弹发射器后,这一战列舰获得了出色的对地远程打击能力,这是当时并未普遍具备垂直发射战斧导弹能力的美军战舰缺少的特殊技能。取消多座127毫米舰炮后,衣阿华级腾出了不少重量和空间,把原本1500人的水兵队伍砍掉了几百人。加上巨大的吨位和空间,装上了许多现代化的指挥通信设备。

二、衣阿华级战列舰已经无法再次复活

但是,美军在海湾战争之前,已经对衣阿华级表达了不甚满意的真实想法,这也是现在这一级别舰艇无法再次复活的真实原因:这一二战建造的战列舰,维护成本在今天来说实在太高昂,仅仅老旧的蒸汽涡轮主机就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维系,超过九成的零部件早已没有厂家生产维护。虽然1980年代时增加了不少先进设备,但改造工作不断的要牵就老旧的重装甲舰体,麻烦得很,效果也不如设计先进、吨位小得多的现代巡洋舰和驱逐舰。甚至根本没法布置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也就是宙斯盾系统。

衣阿华级为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20英寸装甲板,貌似强悍,但在二战时就已经开始显得过时了——从那时候开始,真正能够称霸的是灵活机动的航空母舰舰载机打击力量,20英寸装甲、406毫米重炮在轰炸机面前不堪一击。更不要说后来苏联发展的多种针对美军大型水面舰艇的反舰导弹。最重要的是,目前海战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真正决定胜负的是战场信息化能力,这涵盖了隐身、远距探测跟踪、高度数字化网络化的海上作战指挥控制体系,而衣阿华级战列舰则早已落入了傻大粗黑的类别。

美国海军正在测试的高能量电磁炮,可获得比406毫米重炮出色得多的火力性能

因此,目前看来,让衣阿华级升级改造、再次服役的可能性为零。

三、设计全新战列舰的构想只会是空中楼阁

一些“好事者”甚至构思了美国“新一代”的战列舰,例如下图中的BBN-65“马萨诸塞”级核动力战列舰。

这一构想可谓天马行空,因为它是一艘及其庞大的核动力战舰,配备隐身外形、重装甲、来自于DDG1000的完善升级版相控阵雷达/导弹垂直发射器防空系统、先进大口径电磁炮、DDG1000的155毫米先进舰炮,拥有起降V-22“鱼鹰”的甲板和机库,甚至能搭载两栖气垫登陆艇。

但是这一设想明显较为“业余”,因为首先这样大吨位的战舰存在成本、维护、建造周期等方面的重大缺陷,成本太高导致数量有限,导致难以满足多达11个的美军航母战斗群的保护任务。其次,过于庞大的平台会给隐身、机动性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在瞬息万变的现代化海战中生存力可能反而下滑。再次,太强求堆砌大量武器装备的舰艇设计,例如苏联“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会出现许多武器装备之间兼容性差、互相干扰的问题,导致实际作战能力低于初始构想。最后,美军经过若干核动力巡洋舰的研发与使用实践,认为常规动力、8000到10000吨级的水面舰艇,才是最合适配合核动力航空母舰作战的水面作战平台。

苏联“基洛夫”、“光荣”级巡洋舰证明,过度臃肿只会给整体战斗力带来负面影响

四、美军其实有比战列舰更为合适的大型水上作战平台

美军其实已经获得了比升级的传统战列舰、或者全新设计的战列舰更为出色的大型水面舰艇:DDG1000驱逐舰。

这一最新的美军驱逐舰,实际上达到了巡洋舰的吨位级别,采用了琳琅满目的先进技术装备:AGS先进火炮,可发射远程制导炮弹(目前因为技术困难,暂时发射陆军的155毫米制导炮弹)、全新垂直发射系统(PVLS)、全面升级的双波段相控阵雷达系统、最出色的反潜声纳系统、全面信息化计算机化的指挥控制体系、整体电力系统 (IPS)、彻底的隐身设计、出色的全自动灭火系统、自动补给设计、更少的人员配置。

设于船体周边的PVLS垂直发射系统,腾出了船体中央的空间,用于安装更加难以分散布置的设备。DDG1000驱逐舰一次可以携带80枚重型导弹,而以往的伯克级驱逐舰携带战斧等大型导弹时数量会显著下降,同时这也给未来装备大型反弹道导弹武器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综合来看,DDG1000驱逐舰虽然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但它不愧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水面作战平台。限于美国海军经费的现状,DDG1000现在只计划建造三艘,但在需要的情况下增加建造数量并没有多大问题。

此外,美国海军与美国新一届政府共同的看法是,继续建造升级版伯克级驱逐舰,特别是伯克III最新改型,有利于实现质量与数量上的最佳平衡。而最新的伯克III驱逐舰已经准备建造,很快将有一定数量投入现役。

小节

综上所述,应当说美国海军战列舰已经不具备复活的可能性,但我们仍然可以在许多先进作战平台上看到它们曾经代表的先进海上作战思想留下的印记。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