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这艘中国海军舰艇共有四个名字,曾是中国海军的宝贝

怪蜀黍老囧曾

关注

文|怪蜀黍老囧曾

据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3月23日公布的消息,当天上午9时,在宫古岛东北110公里外海域确认2艘中国海军054A型护卫舰和1艘补给舰向东南方向航行。编队由054A型529蚌埠舰和530徐州舰,以及1艘905型补给舰882鄱阳湖舰组成,2艘护卫舰隶属于驱逐舰第三支队,而鄱阳湖舰则隶属于作战支援第二支队。

2艘054A型护卫舰

同行的882鄱阳湖舰

久未露面的905型882鄱阳湖号补给舰此次再度协同054A型的1号和2号舰出航,是这位老将近年来罕见的公开远洋活动。905型补给舰是为了执行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洲际运载火箭任务(代号580任务)的需要而建造的,与051型驱逐舰属于同一时期。1976年6月25日,补给船(X615)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主船体采用国产船用合金钢,7月28日开始分段制作,8月30日进行船台合拢,10月19日,X615船完成船台工事下水,1979年12月15日年加入人民海军序列。1980年5月,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洲际运载火箭试验,X615船参加了特混舰队编队,为执行“580”任务作出了贡献。

下水前后命名为R326的鄱阳湖舰

改为X615的鄱阳湖舰

作为905型首制舰,X615船(现鄱阳湖舰)总长168.2米,宽21.8米,深12.0米,满载排水量21740吨。905型补给舰动力系统为一台柴油发动机,总功率15000马力,单轴推进,最高航速仅为18节。905型续航能力18000海里,自持力90昼夜,能够运送10,550吨燃油,1,000吨柴油燃料,200吨的锅炉用水,200吨的饮用水和50吨的润滑油和冷藏食品50吨。船上有四个油料补给椼和二个物资椼,有能力同时再补给三艘船。为了实现基本的自卫能力,905型装备了4座76式双管37毫米高炮作为主要武器。但是905型并非综合补给舰,其补给能力主要集中于油水补给,无法满足弹药补给和固态物品补给,这是该型补给舰最大的缺陷。

东运615时代的鄱阳湖舰

1980年5月,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时,大连建造的油水补给船有两艘(X615、X950)参加远航船队编队,途中为6艘051型导弹驱逐舰补给64次,共补给油、淡水和干货1.4万吨,保证了舰队顺利到达运载火箭溅落海域执行任务和顺利返航。有意思的是,现在的882鄱阳湖舰曾用弦号X615、R327、东运615丰仓号,2003年方才改为现有的舷号882。海军命名并不是随机的,相关的命名体系反映的是特定舰艇在作战体系中的身份定位,一口气拥有3个曾用名的状态反映了中国海军对于补给舰定位思想不清晰。

2003年改为现在的882舰

882鄱阳湖号补给舰同级舰还有第二艘881洪泽湖舰(曾用舷号X515、北运575 “丰仓”号)、第三艘X950(曾用舷号南运 950 “海仓”号)以及为巴基斯坦海军建造的A47“纳色尔”号,共4艘。“海仓”舰在1989年退役并且转交给商船队充当油轮,已报废多年,现在难寻其踪迹。A47“纳色尔”号于1986年2月开工,称为T250型综合补给船,是当时中国吨位最大的一艘军贸出口船。

881洪泽湖舰,烟囱结构不同是其与882外观上的主要差别

舷号为X575的881洪泽湖舰

为巴基斯坦海军建造的A47“纳色尔”号

服役之初的X950(南运950)

改为民用的X950,名称改为海浪号

闲置旅顺多年的海浪号

905型近年来已十分少见,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设备老化导致的在航率较低问题,以及其性能先天局限导致的无法适应中国海军新作战体系。882舰已入列高达38年,同时代的051和053H型驱护舰都早已纷纷退役。此次中国海军远海活动并未带上常见的903或903A型综合补给舰,须知作战支援第二支队还下辖另外3艘903系列综合补给舰,分别为886千岛湖舰、890巢湖舰和966高邮湖舰,882舰已经没有太多出场机会。未来随着新型901型快速支援舰服役和903型恢复建造,905型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