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次终于醒悟:不再白菜价卖大宝贝 留给歼20自己用

观察眼
文|观察眼

稀土虽被称为“土”,但实际是元素周期表中15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钪和钇等共17 种金属元素氧化物的统称。由于其数量稀少外形和土相似而得名。在现代工业中,稀土在众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作用,使用价值极高,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尤其在军事工业方面应用非常广泛。
中国被称为“稀土王国”,大多数都埋藏在偏僻的“穷山僻壤”,稀土含量曾占到世界探明总储量的70%以上,也是出口第一大国,为世界多个国家提供稀土资源,除了民用电子行业,在航空航天、武器制造等军演领域应用发挥巨大作用。作为稀土大国,中国自己对稀土这种“大宝贝”的应用理应更加深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以对材料非常苛刻的航空发动机来说,中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虽然一直在奋起直追,但仍然距离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小差距。限制中国航空发动机水平发展的因素,除了基础工业积累不足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材料不过关。涡扇发动机在运转时,发动机燃烧室内温度高达千度以上,在涡扇的层层加压下,最终形成高温高压气体为飞机提供强大的推力。因此涡扇发动机内部的涡轮叶片需要耐高温耐高压的能力,然而无奈材料技术不过关,即使外形构造和国外先进发动机一模一样,也无法达到国外发动机水平。

制约中国高温合金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稀土,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中国不是稀土出口大国吗?然而中国虽然稀土元素丰富,但还是有短板,比如说,缺少一种稀有金属铼,这种金属和钛一样,作为合金使用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然而铼比钛单质更软,更容易加工成航空部件。添加了铼金属的钨合金耐温提升达到500度,而且电阻大磁性强,稳定性更好,非常适合用于加工航空航天发动机。全世界的铼探明储量仅2800吨,大多位于美洲和北亚地区,中国也拥有一定份额,但都微量存在于其他金属矿中,难以有效提取。

目前美国早已先下手为强,掌握了世界大部分铼矿的控制权,而俄罗斯的铼矿也自给自足,这种战略金属,美俄基本不会向外国出售,不可能跟中国一样,大肆出售战略资源。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的铼矿虽然难以提取,但并非不可提取,只是难度更大,过去因为商业利益不高而不受重视,然而现在在中国大力攻关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关口,中国对境内约200吨铼矿资源的利用已经更加重视,不再以白菜价将重要的战略资源销售给外国,而是应用在国产航空工业如歼-20隐形战机等高科技领域。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