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升机突破瓶颈技术,建突击师加强垂直打击

鼎盛军事
文|鼎盛军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没有能够在青藏高原使用的直升机,因此解放军急需一种具备较好高原作战能力的通用直升机。经过对比试飞,美国西斯科基公司的S-70“黑鹰”直升机以其“36”(即使用高度6000米,航程600公里,载重600公斤)的优异性能脱颖而出。1982年我国与西斯科基公司签署了采购24架S-70“黑鹰”直升机的合同,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鹰”直升机运抵天津到1985年10月交付完毕;西科斯基公司还曾经希望出售100架“黑鹰”直升机给我国,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想法都落空了。
截止到现在“黑鹰”直升机有4架失事,目前仅剩20架仍旧是解放军陆航在青藏高原的使用的主力机型。但是毕竟这批飞机服役已经接近30年,加上长期在高原地区高强度的使用,机体结构老化严重,保证必要的出勤率是已经越来越困难,虽然我国也曾对“黑鹰”直升机测绘拷贝,但由于中国航空工业基础过于单薄始终未能实现,所以我国一直寻找替代的机型。

现在随着直-20的服役时间的临近这种状况有望获得改观。据资料分析由于我国对10吨级直升机的作战要求与美军类似,都要求直升机可以由运输机进行空运,因此我国相关科研单位在权衡利弊后,采用了类似“黑鹰”直升机的基本气动构型。但直-20并非“黑鹰”直升机的克隆品,两者的区别很明显,直-20的主旋翼、机身、尾桨、尾翼、动力装置、传动系统、 起落架和机裁设备等方面均有中国自己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色。
与“黑鹰”直升机的4桨叶旋翼明显不同的是,直-20采用了5叶桨叶,这让改机的吊挂能力、载重能力得到了一步的提升。在机身和尾梁连接处,直-20有较明显的过渡结构,显然是中国技术人员对机舱的运输性能进行了优化,让它以较小的空间,获得更大的有效载荷。据介绍直-20尤其是在使用材料、航电系统、飞控方面要比“黑鹰”直升机强。

总体来看直-20直升机突破了中国大中型运输直升机飞行性能限制瓶颈技术,有较强的高原飞行能力,能够很好的满足高原山区等复杂地区对直升机飞行性能的苛刻要求,具备多用途和良好的实用性。该机可采用运输机运载,且能军民两用。对于解放军来说直-20就是一个急需的品种,首先它可作为解放军快速布署部队的主力运输工具,也可以开发出突击型、救援型、侦察型、救护型、消防型、舰载型等,来满足用户中国军队多方面的不同需要。
军事专家认为直-20未来和武直-10构成中国陆军航空兵装备的主体,再加上正在研制的重型直升机,解放军组建空中突击师这样的高机动动作战部队的条件已经成熟。未来战争中解放军就能在敌后或敌纵深地区进行成建制的部队投放,充分发挥空中机动能力、强大的火力进行立体化垂直打击;在战术达到最大的突然性,将令任何对手胆战心惊。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