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米格-29、苏-27两种雷达大幅度共通,缩短与美军产品差距

利刃军事

关注

文|利刃军事

从二战机载雷达出现开始,苏联机载雷达性能落后于西方,但这个差距从第四代雷达起相对缩小,至今俄罗斯雷达虽然不像同期西方雷达那样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出色,但至少达到与西方雷达差不多的性能。

与其他许多科技领域的拉距战类似,苏联在这方面依靠强大的情报网与大量科技投入对西方技术实施跟踪追赶。

1970年代末期,苏联NPO Istok〝源头〞科学生产联合体根据美国APG-65雷达的情报,研制了Soyuz〝联盟〞雷达。该雷达拥有多项当时很先进的技术,如数字处理器、平面阵列天线、地形测绘等。当时制造3台样机,其中之一装机飞试。

Soyuz雷达对当时的苏联来说太超前,因此只有局部技术能用于研制中的RLPK-27与RLPK-29。真正用了大量Soyuz雷达技术的是Zhuk〝甲虫〞与RL苏-27以后的事。

1970年代,苏联第四代战机苏-27与米格-29的火控系统与雷达的研制重任,落到法佐特龙科学生产公司旗下的两个单位身上:位在祖可夫斯基镇的仪器制造研究院(NIIP)与位于莫斯科的无线电工程研究院(NIIR)。由NIIP负责苏-27的SUV-27火控系统以及RLPK-27雷达,NIIR负责米格-29的SUV-29火控系统与RLPK-29雷达。他们也负责研制火控电脑,以及与OEPS光电系统的整合工作。

由于研究结果指出可以让SUV-27与SUV-29使用通用部件,以简化后勤、降低成本等等,因而于1978年确定了共同的第四代雷达研制方案,由NIIR与NIIP共同研制通用部件。然后他们再各自完成SUV-27与SUV-29,这使得两套系统有70%共通性。其中NIIP负责发射机的信号产生器、输入输出装置、导弹控制装置、机载电脑、机载自检测系统、数字传感器等;NIIR研制高频与低频接收机、发射机的输出部分、内建测试系统与其地面配件。最终的成果就是著名的苏联第四代战斗机雷达。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