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日本最先进的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竟是90年代初建造

利刃军事

关注

文|利刃军事

载人潜水器,特别是深海载人潜水器,可以执行包括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海底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和打捞、救生等多种复杂任务,大大拓展了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脚步。

1959年,英国研制的载人潜水器SP-350下水,该潜器可以下潜到305米深处。1964年,由美国海军提供资金建造,服务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的阿尔文号(DSV Alvin)载人深海潜水器下水,最大下潜深度为1829米,1972年改造后将下潜深度提高到了3658米,后来到达了4500米。同一时期,世界各海洋强国纷纷制造载人深海潜水器,日本也不例外。

1970年,日本海洋科学技术审议会决定建造载人潜水器和配套母船,为了降低技术难度,决定首先建造下潜深度2000米的深海2000号(しんかい2000)载人潜水器。该潜器1978年于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开工,1981年竣工并交付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JAMSTEC),2002年退役,总计下潜1,411次,目前在日本新江岛水族馆展出。

在建造深潜2000的同时,其支持母船夏岛(なつしま)号也于1981年于川崎重工完工交付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JAMSTEC)。该船排水量1739吨,船长67.4米,型深6.3米,型宽13米,吃水3.6米,最大航速11节,续航力10800海里,定员55人,其中科研人员18名,双机双可调桨推进,单机功率625KW,是世界上最早专门为载人潜水器设计建造的支援母船。夏岛号在船尾设有整修库和用于深潜2000下水、回收的A型架,搭载有测深仪、多频声呐探测系统及鱼群探测仪等多种设备,可以单独承担调查任务。2002年,“深海2000”退役后,夏岛号改为搭载3000m级RUV,2016年2月退役。

1986年,随着深海2000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使用,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JAMSTEC)开始着手制定6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建造计划,即深海6500号(しんかい6500)。同时考虑到夏岛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搭载两部载人潜水器效率太低,决定新建一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即横须贺号(よこすか,Yokosuka)。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